5月7日上午,广西桂林市兴安县葡萄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县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该协会的成立,为兴安县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平台,对推动葡萄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兴安县葡萄产业航拍图兴安县溶江镇人民政府供图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会长田淑芬、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秘书长张鹤到会指导。兴安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兴安县葡萄协会章程》《兴安县葡萄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办法》;选举兴安县葡萄协会理事15名,会长1名,副会长6名,秘书长1名,监事长1名,监事2名。
刘俊对兴安县葡萄产业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兴安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不断优化葡萄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葡萄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让葡萄产业成为兴安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韦远明要求,葡萄协会要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会员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要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谋划,着重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与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要强化市场营销,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心理,通过多渠道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协会要担当好桥梁纽带的角色,紧密联系各方,共同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兴安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兴安县葡萄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现场照片 张勇 摄
据介绍,广西兴安县葡萄协会现有会员89名,均为葡萄行业专业人士。协会将在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品种培育、培训交流、市场预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兴安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兴安县有种植葡萄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葡萄。长期以来,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和技术推广,兴安已发展成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兴安葡萄”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葡萄产业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户的致富产业。2023年,兴安县种植有早、中、晚熟葡萄3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44亿元。
据悉,2024年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将在广西兴安县举行。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融媒体中心 王佳斌 傅鸿元 兴安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