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胡一鸣,梁云凤
(1.北京理工大学,100081;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100050)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生产力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是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主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化数智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制度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提出制度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和转化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统计监管评价新机制。
关键词:创新驱动制度创新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源自对世情国情的深刻把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极富战略性和前瞻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生产力,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深刻的时代价值[2]。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生产力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马克思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认了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内涵和生产力的组成要素,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构成生产力这种客观物质力量的要素归结为人自身的“自然力”、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自然界的“自然力”三个方面,并且强调“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首先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3]。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4]。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国际竞争和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阐明创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即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至关重要,必须通过制度政策创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人才根基[5]。
(二)新质生产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
生产力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实支撑,它的每一次飞跃始终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和创造性应用,催生经济根本性变革并推动社会大踏步跨越。
党的二十大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和文化塑造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既定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承担起抵御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在缺陷的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抵御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缺陷,避免西方现代化带来的暴力冲突、社会动荡、自然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文化滋养,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6]”
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既事关经济领域,也牵动改革发展全局。
(一)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式先进生产力,其核心动力是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主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化数智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制度创新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是其驱动力。新质生产力要素:一是打造高素质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三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7]。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1.颠覆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来源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而不是普通的技术创新。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8]。钱学森先生曾说,科技创新不能只满足于“追尾巴”和“照镜子”。
颠覆性技术是一种颠覆了某一行业主流产品和市场格局的技术,是一种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原创的新技术,也可能是基于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它不但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更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注重以原创性发现引发颠覆性创新,另一方面更要重视问题导向的领域交叉,创造更多灵活多样、松散耦合的交流碰撞机会来触发更多颠覆性思路与跨界合作。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科学之中。学科交叉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打破界限,推进学科间的渗透、合作、融合,探索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促进具有异质性与融合性的知识生产,不断增强知识生产能力。
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推动产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八大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9]。加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创新生产要素,形成新生产过程,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谋求生产力质的飞跃,形成新质生产力。
2.战新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三倍[10]。
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萌发于重大颠覆性技术或前沿技术,高度依赖基础科学的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颠覆性技术由边缘到主流的创新扩散,除技术自身组合演化进而形成爆炸式增长内趋外,还需找到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单元演化并物化为产品,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11]。未来,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智技术及绿色技术等领域技术创新将加快发展,通过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产业协同来实现规模化生产与价值创造,纵横交错形成新产业生态。
3.绿色化数智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色。绿色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也是基本要求。绿色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本素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底色。在新能源和碳中和领域,对标碳中和国际前瞻技术进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碳中和变革性、颠覆性的科学自由探索,包括温和条件下的空气直接碳捕集、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化学品合成、可再生能源驱动下的燃料合成、新型能源、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相关科学理论和基础研究,为未来碳中和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指引。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围绕负碳、变革性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新一代核能等技术方向,构建若干新理论,建立若干新方法,发展若干新材料,形成若干新技术。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赋能各行各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12]。
三、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要与之相适应,新质生产力源自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制度创新具有内在要求,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又需要制度创新,同时,制度创新同科技创新共同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13]。
(一)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在国家层面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共性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共性平台建设,促进相关技术成果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对接。统筹制定科技、产业、人才规划,探索适合新质生产力的科研创新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对接融合,开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14]。
(二)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和转化机制。搭建公开透明的竞争平台,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竞争机制,实行多阶段动态管理并完善项目退出机制。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扩大减税激励、支持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灵活开放的项目竞争评审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控制整体研发投入风险。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集中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在产业化初期由政府采购产业运营的需求侧支撑,并支撑进行产品的持续迭代与优化。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让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15]。选择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发展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组织经验和基础研究能力的城市,开展颠覆性技术应用试点示范,以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推动政府在资金、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三篇大文章。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政府支持,更需要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需要不同的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相互支撑,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服务,形成高效的科技金融生态。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涉及大规模资金投入,需要构建绿色金融及碳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支撑,随着数字化时代生产力革命的演进,金融一方面要通过对数据等多维度信息的分析为依托降低、控制、化解风险,一方面要植入产业平台,深耕产业场景,将金融的经营活动与产业的生产活动高度结合,通过模式研发和资源整合实现对金融工具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深化中国特色金融行动,完善国家产业引导基金、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银行业通过加大科创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探索科技支行专营机构、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探索面向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形成产业、社会、金融资本多方共融的融资体系。
(四)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积极能动的要素,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科技创新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劳动者素质提升,使得复杂劳动力、脑力劳动者比例增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符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实行积极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16]。鼓励科学家开放性地探讨颠覆性技术研究的方向和路径,加强颠覆性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供给。
(五)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统计监管评价新机制。探索统计试点工作,梳理统计边界、原则、标准、分类与指标等,为量化分析未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奠定基础。建立针对颠覆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针对颠覆性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处于研发阶段、缺乏成熟标准或暂不完全适应既有监管体系的未来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在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未来网络、空天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成立行业标准组织、产业联盟,支持相关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重要国际标准制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有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作者简介:胡一鸣,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政策、绿色金融、碳金融、碳市场。通讯作者:梁云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绿色技术经济、绿色财税政策、碳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2023-09-08.
[2]陆园园.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N].经济日报.2023-12-22.
[3]谢建邦.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实践规律与形成路径[J/OL].阅江学刊.https://doi.org/10.13878/j.cnki.yjxk.20240025.001.
[4]王英杰,田敬瑜.从三个方面深入领会和把握“新质生产力”[J].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2023-10.
[5]白雪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J].洹畔英才.2023-11-27.
[6]洪晓楠.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J].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年04月18日
[7]领导智库报告.“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J].领导决策信息周刊.2023-11-01.
[8]政武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3-11-09.
[9]黄维.厚植前瞻性基础研究催生颠覆性创新成果[N].学习时报.2021年6月9日.
[10]人民日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民要论)[N].海外网.2023-11-09.
[11]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前瞻布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以标准化建设“领航”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J].2023-08-26.
[12]陈茜.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J].东方网.2024-01-22.
[13]李蕾.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N].三秦都市报.2023-12-15.
[14]新华社.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J].2023-11-23.
[15]杨涛.新机遇!我国科技金融的五大发展方向[J].人民论坛网.2023-12-12.
[16]赵峰,季雷.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J/OL].学习与探索.https://link.cnki.net/urlid/23.1049.C.20240124.1659.008.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bstract:The core driving force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is to drive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rough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main carriers ar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future industries; Green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a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 qualitative productive force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Establish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a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a talent structure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Establish a new statistical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a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Keywords:Innovation driven system innov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