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传承与创新:桂林团扇的璀璨之光

来源:中国网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5-23 13:31:37
摘要: 有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技艺——竹编技艺,它宛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绽放着独特的光芒。

在广西荔浦市,有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技艺——竹编技艺,它宛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荔浦市的竹编技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那一根根翠竹,在匠人们的巧手下,交织出精美绝伦的图案和形状。从传统的竹篮、竹筐到各种精致的工艺品,无不展现着其细腻与精湛。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竹编技艺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荔浦竹丝编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桂林团扇制作技艺”非遗创始人(其中包含圆竹剖丝团扇、平竹剖丝团扇、插丝团扇三大类)。并在2018年,他所申报的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需提及的是,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这项非遗的保护单位,正是由他一手所创立的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他犹如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之路。

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创始人邱广初先生。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供图

邱广初是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创始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荔浦竹丝编制技艺桂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邱广初出生于一个手工艺世家,自幼便对竹编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随祖父、父亲学习竹、藤、麻编织手艺,并以此谋生,凭借着对传统的执着与热爱,1976年开始从事竹丝编技艺研究,投身于竹编艺术的海洋。2002年创建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手工桂林团扇。

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荔浦市文广体旅局供图

邱广初不仅精通于竹丝编织,还积极利用竹丝编织技艺思维创新,将竹丝编织技艺运用到桂林团扇制作中。为了让自己的手艺得到传承,他从1983年开始传授竹丝编织技艺,其徒弟有邱燕珍、邱燕碧、邱运强等百余人,他教授他们竹丝编织技艺的同时,也将桂林团扇制作技艺精髓传授给他们。这些徒弟目前已成为荔浦市竹丝编织行业和桂林团扇行业的领军人物与骨干力量,使得荔浦竹编技艺和桂林团扇技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邱广初的徒弟们目前已成为荔浦市竹丝编织行业和桂林团扇行业的领军人物与骨干力量。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供图

桂林团扇起源于宋朝,明清后日渐盛行,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产物。邱广初出生于竹艺世家,复原了剖丝团扇的制作技艺,并结合当地竹编技艺,创立了邱广初桂林团扇品牌。邱燕珍从7岁开始,就跟着父亲邱广初学习制作团扇。

邱燕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为了帮助父亲邱广初推动桂林团扇的网络销售,决定与父亲一起守护这门传统制作技艺,为保护和传承优秀非遗文化而努力奋斗!邱燕珍尝试将麦秆、剪纸、蜡染、壮锦、刺绣等多种优秀民间技艺与扇面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扇面艺术表达形式。

邱广初先生与女儿邱燕珍女士。荔浦市文广体旅局供图

然而,时代在发展,荔浦市的竹编技艺并没有固步自封。在第四代传承人邱燕珍坚守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他们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竹编、扇子、箱包等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在原来竹丝编织的基础上制作成为工艺产品团扇、箱包、花篮、餐具等,远销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促进了国际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开发出新颖独特的竹编产品。从精致的扇骨到优雅的扇面,这些创新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精湛技艺,让桂林团扇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需求,更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荔浦市的桂林团扇制作技艺传承创新成果斐然。它在各大展览中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也成为荔浦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广西荔浦市文广体旅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