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学习时代楷模 扎根泥土 做“利民”干部

来源:中国网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7-08 10:49:49
摘要: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徐利民同志的先进事迹,感悟这位“时代楷模”留下的精神遗产,承其志,践其行,以奋斗之名,续时代华章。

近日,中宣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优秀基层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徐利民同志的先进事迹,感悟这位“时代楷模”留下的精神遗产,承其志,践其行,以奋斗之名,续时代华章。

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挺膺担当,把责任举过头顶。刚接棒工作时,徐利民面临着考验与压力。那时距上山遗址被发现已有19年,如何扩大宣传仍然任重道远,距离“出圈”还有不小差距。徐利民对此想得很深,他说,历史的使命交到我们手里,要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使命扛起来。他在工作笔记中写道:“上山申遗必须坚定信心”“我们目标更应放远”“一怕慢慢来,二怕小搞搞,三怕失机会”……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从“差不多就行”转变为“精益求精才行”,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努力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展现责任担当。

以“不求浮名留青史”的赤诚奉献,把名利踩在脚下。生于农家,长于农家,家乡养育了他,他便反哺家乡。徐利民一直在山区小县工作30余年,从基层干部成长为宣传部部长。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泥土干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初心。“人,要做一粒好种子。”徐利民生前经常用种子作譬,勉励自己要心怀种子的信念,“给这片土地留下点东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最能淬炼心性和胆识,是吃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好战场。党员干部要乐于在基层广袤“沃土”上扎根,脱去“娇气”与“傲气”,多沾“泥土味”和“烟火味”,敢于“自讨苦吃”,多捧“烫手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悔华章。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公无私,把百姓装在心中。回忆起徐利民同志,人们都说,他人如其名,处处为民办实事。无论群众面临什么烦心事揪心事,徐利民都视之为头等大事。他创新“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开设“民情暖哨”网络平台,让民生诉求能更快被看到和满足。为了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他化身主播走进直播间,逐字逐句斟酌广告词;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他翻山越岭踏勘水库坝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党员干部要厚植“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少一些嘴上的“花架子”,多一些手中的“真把式”,将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真正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霞西镇霞西村选调生 罗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