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地处茨淮新河北岸,地势低洼,水多、沟多、塘多。近年来该村通过“虾稻共作”、“莲鱼共养”,点水成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村里建起了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农耕园、茨淮新河纪念馆等公益设施,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快村等荣誉称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薛庙村两委通过走访认为,暑期留守儿童防溺水问题、安全问题应该是眼下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村年轻人出门打工的较多,爷爷奶奶看孩子大都力不从心,能把防溺水、孩子的安全问题解决好,也算为群众办了一件实事好事”薛庙村党总支书记赵坤说。他召集村两委经多次商讨,决定把村文化大礼堂和农家书屋拿出来,为留守儿童开辟一个暑期“爱心”课堂。每年7月中旬,赵坤书记就多方联系各种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大学生,邀请他们来村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活动。近日,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三下乡14名大学生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在薛庙村文化大礼堂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关爱儿童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假期。
活动中志愿者大学生满怀热情为中小学生进行暑假作业辅导,青春期性教育、法制教育、防溺水培训,开展农家书屋阅览、诗朗诵竞赛、画画、唱歌、跳舞、并观看红色历史故事片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社会阳光温暖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薛庙村已经第四年开展暑期关爱儿童活动了,为他们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培养兴趣爱好,解决暑假期间家长看管难、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难题,满足家庭教育的共性需求。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提高其课业成绩,协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充满关爱与希望的成长环境。此活动深受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我坚信,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继续把有利于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前行,‘我为’的力量就会让成为更加出色、更加有价值!”最后赵坤书记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