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传承方言童谣 重建乡土记忆

来源:中国网 编辑:乔乔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7-23 15:11:47
摘要: 传承方言童谣 重建乡土记忆。

“月亮巴巴,踩着瓦渣,一跤跌倒,怪我打它,我没打着它,回去告妈妈……”近日,在广西桂林市七星幼儿园里童声朗朗,一群可爱的儿童正在阳国亮教授的指导下,用桂林话一起朗诵着本地童谣《月亮巴巴》。在场的孩子们很喜欢这首轻快、朗朗上口的童谣,他们用心地学着读着,完成了歌谣的录制,整个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桂林味道”。

伴随着方言的传承危机,桂林的方言童谣也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大范围失传。源于“保护桂林方言,传承民族地域文化,重塑乡土记忆”的初衷,阳国亮、杨树喆、彭超等多名教授带领桂林学院编写组,于2020年开始了《桂林小把爷》乡土教材的编撰,保护与传承方言童谣,重建乡土记忆。

据阳国亮介绍,《桂林小把爷》是以桂林幼儿为教学对象,以桂林方言童谣为主体内容,体现桂林话语言特点和本土文化,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立体化教材。教材共选取了32首桂林童谣。在编撰过程中,编委们从桂林民俗、语义逻辑、诵读韵律、插图特点等角度,仔细推敲每一首童谣的音、字、图,准确表达童谣的本义,全面呈现桂林童谣的本土性、趣味性和有声传承性。

此外,这个教材所收录的童谣题材广泛,包括讲述情节和人物发展的故事童谣,如《月亮巴巴》;教授儿童数字和计数的数字童谣,如《盘地名》;以动物为主题,描述动物特征和习性的动物童谣,如《蚂拐》。若按功能分类,这32首童谣还可以分为认知类、行为塑造类、肢体抚触类、语言斗智类、娱乐游戏类以及哄睡类和劳动类。同时,童谣音频以童声演绎,赋予了童谣听觉上的生命力和语言传承性。在编排上由易到难,包含题解、注释、插图、音频二维码等主要内容,以及启迪幼儿思维的“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幼儿活动板块,可谓内容和功能丰富多彩。

目前,《桂林小把爷》教材已基本完成,书稿文字部分以及插图排版已经完成,桂林市七星幼儿园的老师们和小朋友们参与并已基本完成本书童谣的录制。下一步,桂林市七星区也将围绕桂林方言童谣和教材,举行系列宣传和表演活动,走进社区暑期课堂和校园小课堂,以桂林童谣的童心和童趣为载体,带领辖区孩子们用本地方言齐读童谣,在孩子心中播下桂林方言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种子,更好地传承本地方言文化。(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委宣传部  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