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新邵县科协邀请,湖南省邵阳市农学会组织邵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邵阳试验站、邵阳学院和邵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专家曾文伟、张琼等7人来到新邵县潭府乡部分农业产业公司,将先进的种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以精细周到服务赢得企业人心,让人才与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努力为新邵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市农学会的专家们先后来到位于潭府乡的新邵县鼎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邵县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和新邵县中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养基地,采取“点对点讲技术,面对面传经验”的服务模式,就合理生态除草法、蛙桃共同产业体构建、黄桃干加工厂房修建设备购置和质量技术标准把关等开展指导。在专家到来前,新邵县科协已组织三家公司负责人座谈,听取其提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形成“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新邵县科协向市农学会递交人才“订单”,农学会根据“订单”派出研究方向与“问题清单”精准对应的专家前来服务。
为摸清楚产业需要什么,弄明白乡村缺少什么,持续优化人才与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新邵县科协组织骨干力量到田间地头开展乡村科技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对乡镇在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出果树修剪、水果加工、病虫害防治、农业立体开发等系列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清单。针对人才现实需求,统筹协调各类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精准破解农村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赋能乡村振兴。
“今天听了湖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邵阳试验站张琼站长关于如何科学除草的指导,我觉得又省工又省钱,我要马上改变原来的除草方式。”新邵县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德平表示。
“为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全面实施,让科技为农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今后将在全县推广这种‘人才订单’模式,助力专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使新邵营商环境更优化。”新邵县科协党组书记肖定达豪情满怀地说。(通讯员 何雯 杨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