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辛店沟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近年来持续探索,开创性地提出“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将曾经的“三跑田”转变为“三保田”,使淤地坝变成老百姓的“聚宝盆”,还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辛店沟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层层叠叠的梯田高低错落,盘绕在山峁之间,各类乔灌树木蓬勃生长,植被丰富多样,成为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水保卫士”。
辛店沟属无定河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沟,也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这里曾经植被覆盖率不足5%,每逢汛期,雨水挟裹着大量的泥沙冲入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跑水、跑土、跑肥严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多方探索,最终总结出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生态工程建设科科长高健健向记者介绍道。
“三道防线”是指在梁峁坡地修田造园,于沟谷坡地种树植草,在沟道内建淤地坝系,由此构建起一个从峁顶至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体系。形象地说,就是“头顶戴帽子、腰间系带子、脚上穿靴子”。“三道防线”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全面提质增效,逐步朝“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性综合治理的方向阔步迈进。
“第一道防线我们主要是对窄条梯田、水平沟进行高标准梯田改造,引入黄桃等新型经果林品种,对原有经济林品种更新换代;第二道防线是在高陡边坡,运用生态挂网、打孔造林等新材料新技术,栽植灌草,达到保土保水的目的;第三道防线上,扎实做好淤地坝安全风险防控,对淤地坝构件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开展坝地高效利用模式试验,借助温室大棚推行瓜果蔬菜种植,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花卉基地等产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水土保持,还能增加群众的收入渠道。”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科技科副科长崔乐乐说。
依托“三道防线”,绥德县辛店沟流域的治理面积达到80%,林草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80%,已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常流”的生态治理效果。这种模式先后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区100多条小流域治理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从早期对传统坡耕地进行改造,到后来修建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第一片山地果园,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再到如今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系统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将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基地、平台、人才和流域监管优势,做好水土流失规律观测,强化水保重点领域研究;发挥野外站平台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做好科技示范园成果试验示范推广,推进综合治理提质增效,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局长刘立峰说。(记者 慕荣 张占林)
来源链接:http://szb.ylrb.com/html/2024/20240725/20240725_002/20240725_002_03_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