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将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头戏,依托镇域区域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好农业“特”“优”牌,聚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特色,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新安镇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着力于推动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共同富裕。一是释放党的核心领导能量。以党建为引领、党政主导,树立“党建+”理念,推动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释放出党的核心领导能量。二是打造特色农产品。我镇双塘村海拔较低、气温温良、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出来的桃子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双塘村循序渐进优化桃子品种,通过“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发展模式,按照村级特色科学谋划“精品水果”基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撂荒地等土地资源合理栽种果苗,发展出极具规模的桃子产业,让农民“桃”出增收致富之路。同时,双塘村以桃产业为抓手,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带动了蔬菜、西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增加了群众致富渠道,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了“小蜜桃”撬动“大产业”,绘就了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二、融合发展,促进联农带农,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一是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把以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二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充分挖掘特色水果、蔬菜种植潜力,实施“种业革命”,提升蔬果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深挖特色蔬菜水果发展潜力,主攻单产,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在各村大力发展油菜、蔬菜种植,开发百香果、冬桃等特色水果种植。三是从发展一产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风景拓展,打造集研学、户外、亲子、游乐、文创为一体的农文旅深度融合产业,不断丰富我镇田园综合体旅游业态。
三、创新驱动,提升生产能力,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要竞争力,以农业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农机具推广使用。瞄准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加快中小型机具、设施农业小型机械、特色作物专用机具、智能机械的引进、推广和使用。今年以来,已外调连云港、盱眙等地收割机26台,共71台收割机全力保障4.3万亩小麦,3300亩油菜的收割;启用30台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保障4.1万亩水稻的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二是培育壮大农业科技人才。既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领军带头作用,又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各类人才下乡创业,让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土专家”“田秀才”“活字典”等乡土创新人才获得施展才华的舞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我镇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等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有效增收致富。下一步,新安镇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提产量、增效益,让特色农业产业真正成为撑起乡村振兴的一把“致富伞”。(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人民政府 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