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出台,“大黄山”概念全新亮相。“大黄山”,范围涵盖安徽省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28县(市、区),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900多万人。
2023年7月,安徽明确大黄山建设目标;同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坚持高端引领、国际视野、全域联动、业态融合,持续擦亮“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更好地把安徽山水人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大黄山”的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桃花潭镇位于“大黄山”“两山夹一湖”的核心区域,2023年以来,桃花潭镇全体人大代表围绕“标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要求,以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全力参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在融入“大黄山”建设中贡献人大力量。
代表引领模式下的业态发展,桃花潭镇文旅产业起步较早,不仅拥有“李白”这个‘金IP’,还含着自然景观的金汤匙,在文旅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桃花潭镇人大代表们不仅是文旅发展的助推者,更是桃花潭文旅融合的参与者!在代表实践中桃花潭正在解锁更多旅游业态的新阵容!
写生经济兴产富民。2001年,查济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8年和2012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凭借传统古村落的先天优势,写生经济在查济生根发芽。
刚刚送完一波写生的学生,桃花潭镇第四届人大代表、查济村党总支书记余德宝又忙着张罗即将开启的夏令营,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展写生经济。
回溯到2001年,有生意头脑的余德宝发现,来村里写生的学生渐渐多了,但接待能力跟不上,吃饭住宿是个大问题。这让他看到发展写生基地的前景。就这样,余德宝建起了查济村第五家写生基地文德阁。
“都说查济是离青春最近的地方,现在查济村家家户户是民宿,每年暑期都没有空档,写生基地都是满房状态。”只见村头村尾,写生绘画、荷塘采莲、制扇捞纸……“每天活动不重复,孩子们来了,不仅能增长学识,还能锻炼身心。”
几年下来,在余德宝的带领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收入比过去高出10倍还要多,2023年,查济接待游客6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到253万元。查济村的写生经济做得风生水起,各地学生也是纷至沓来,被誉为“中华写生第一村”,成为了“大黄山”的首选写生目的地。
微场景微演艺蓬勃生长。桃花潭镇人大代表们不仅在产业方面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更是成为了桃花潭镇招智引才的“牵线人”,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系广泛、资源丰富、渠道众多的优势,积极在村咖、微演艺、微短剧等领域招才引智,牵线搭桥,促成各类新兴业态落户落地。
7月21日由宣城青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的沉浸式微演艺《桃花潭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在桃花潭上演,状元踏马与汉服演出所营造的徽风皖韵完美融合,使得来往游客身临其境。
“宣城青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桃花潭镇桃花潭村人陈文娟在桃花潭镇成立的,当时她正好有在家乡投资的想法,于是我便与她多次对接,终于将她引回本地发展。”
泾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桃花潭镇第四届人大代表、桃花潭村党总支书记在谈到桃花潭旅游度假区万村老街业态发展时提到,“目前我们万村老街不仅有陈文娟这样的返乡人才,还有诸如仙渡民宿、万村供销社、燕园yancoffee等村咖、日茶夜酒等新兴业态和创意空间”
“我们各类业态的主理人也紧跟大黄山的建设步伐,玩转起了国潮,微短剧赛道”凭借传统古村落资源禀赋,《穿越桃花潭》《查男查女》等系列微短剧、微演艺以桃花潭传统古村落为演出场景,以历史和民间故事为背景,将徽元素巧妙地融入,桃花潭人大代表们在招智引才的同事,也在引领度假区业态焕新升级的同时,为桃花潭的观光游向互动游升级做出了文旅融合的成功实践。
6月8日-10日,2024中国皖美山水暨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在安徽省泾县桃花潭旅游度假区举办,吸引49条龙舟参加,赛事期间近18万人次现场观赛,热度超出想象。C9高校队伍、长三角队伍、青弋江流域队伍参赛更是点燃了全网对比赛的期待值……
6月8日,桃花潭龙舟赛一天同上央视新闻直播、新闻联播……,“桃花潭龙舟赛最早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从制作工艺到民俗风格从外形特征到精气神,桃花潭龙舟是各有各的特色”提起桃花潭龙舟赛,桃花潭镇第四届人大代表、桃花潭龙舟非遗传承人、“龙老大”翟大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参与、组织、传承好桃花潭龙舟的传统文化。当然了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镇里很多代表都是各个村的“龙老大”,负责组织各个村的龙舟参赛。”
当然,通过桃花潭龙舟赛这扇窗口,还能看到更多。龙舟赛,不仅仅是一场仪式、一场赛事,也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代表助推“大黄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7月10日,泾县桃花潭镇龙潭村代表工作站开展代表进站活动,活动现场就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展座谈讨论,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文旅部门进行现场解答。
“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跟着赛事、跟着体育去旅行,让更多游客在旅途中享受运动、文化乐趣,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释放假日消费活力潜力。”泾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桃花潭镇第四届人大代表、连虹村党支部书记陆光荣说
“2024年桃花潭端午节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5万元,带动安徽宣城假期旅游订单增长32%,通过此次龙舟赛我们可以看出,文体旅融合的大势已来。龙舟赛,不仅仅是一场仪式、一场赛事,也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文体旅融合的新样本。”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体育去旅行,在陆光荣的努力下,连虹村与斐动体育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合作,茶马骥项目成功落地桃花潭旅游度假区,填补高端马术体育空白。
双方将围绕新型体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在体育赛事运营、体育文化交流、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科技创新、体育场馆运营、全民健身指导等方面进行多领域、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未来,桃花潭镇将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重点打造桃花潭旅游度假区、查济乡村旅游集聚区、包合康养旅游集聚区,建设以康养、研学、休闲度假为重点的文旅产业集群,形成一条康养休闲研学旅游黄金线路。
山水间皆为风景、楼阁里都是文化、街巷内全是故事,桃花潭有着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胸襟每到“悠长假期”,桃花潭便屡屡与“顶流”结缘,越来越多的人用实际行动来感受桃花潭之美。流量会潮起潮落,但总有精彩“后浪”接踵而来。从历史文化名镇到网红名镇,再到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进入“大黄山”时代的桃花潭,正以“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姿态张开怀抱,拥抱未来。(供稿人:杨子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