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广西阳朔:勾勒宜居宜业宜游宜乐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8-06 17:18:13
摘要: 广西阳朔:勾勒宜居宜业宜游宜乐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4年是全面实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规划》确定的“两区”示范之一,阳朔全县上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全力推进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工作,努力将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更上新台阶,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八月的阳朔,碧空如洗,漓江边上,郁郁葱葱,江面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游船穿梭往来,飞鸟翩然掠过,多个野生鱼种集群在漓江畅游,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画卷呼之欲出。这既是独属于阳朔的美景,也是这座小城的“生态答卷”。


遇龙河上竹筏漂流绵绵不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如今,“电能驱动”替代“燃油驱动”也成为了漓江排筏游览的新常态。2023年底,漓江景区1000多艘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全部完成“油改电”建造,漓江船筏旅游正式迈入新能源时代。“电动竹筏的体验感很好,很平稳,也很安静,没有噪声。”来自浙江的游客仇洪坐着电动竹筏欣赏沿途风景,非常惬意,直称阳朔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地方。

据了解到,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目前已监测到水生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103种,鱼类(环境DNA)95种,鸟类167种,两栖动物35种,蝴蝶142种。漓江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漓江治理入选国家首批“美丽河湖”案例,保护经验做法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阳朔县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今年5月,阳朔县还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广西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并作为广西唯一的县份上报水利部,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在这背后,是该县实施全国首批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供水保障工程等一批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体现。阳朔县水网先导区筹划总投资54.45亿,系统推进69个水网骨干工程,构建“一干三支、两横两纵”为纲,“十河六渠”为目,“四库多点”为结的水网主骨架,让“水上阳朔”的实景图成为绿色水网的“全国样板”。

项目建设“提速蝶变”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进入阳朔县城,一座崭新的汽车站映入眼帘。据了解,新建成的汽车客运站规划用地面积54.96亩,设计日发送旅客1.5万人,大小车停车位650个。项目规划有主站房(含城市候机楼)、行车公寓、旅客服务中心、修理厂综合楼、架空双层停车场、检验台、洗车台、站前广场等,总投资1.19亿元。目前项目一期正在进行最后的验收程序,预计年内投入使用。“该项目将进一步促进阳朔县旅游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客运+商务住宿+餐饮+旅游出行’等一站式服务产品,推动旅游客运智慧发展,优化旅游客运市场环境。”阳朔县汽车客运站站长韦健如是说。

穿过荆垭隧道,在阳朔县地标性建筑“戏楼”看到,“海旅免税·阳朔超体”项目内外公共区域装修已全部完成,商户正在入驻装修,货架陆续入场。记者了解到,阳朔县于2023年招商引资落地了该项目,总投资超33亿元,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是广西首个免税店,被列入2024年市级标志性引领性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2.48亿元,预计年内实现开业运营,届时将填充高端购物市场的空白,与西街商圈形成良性互动,带动全县消费结构蝶变升级。

随着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为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今年以来,阳朔县集中开竣工的项目共18项,总投资18.57亿元,签约项目5项,总投资22.3亿元。其中,阳朔智慧停车建设项目等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2024年市领导联系重点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实现开工;福利漓江大桥工程主体合龙;兴安至阳朔公路延长线工程、新城区兴福路与朝霞路交叉口等交通重点在建项目全面提速……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让阳朔县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加大软硬件建设旅游品质提档升级

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客观要求。阳朔县大力开展旅游秩序综合整治,构建综合监管工作机制,成立旅游警察大队,设立旅游服务热线,实名制购验票有效推行,停车收费标准广泛公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明显减少。


阳朔县漓江景区纯电动力游览排筏

同时,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游客中心建设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优化改造石马圆盘、丁厄圆盘、老汽车站圆盘路口,新增遇龙河景区富里桥至牛金嵅、览胜桥至骆驼过江、阳朔湾至山水大桥3条新航线,投入5.89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47.5公里,创建25条162.5公里美丽农村路。今年7月,“i游阳朔”智慧文旅平台于正式上线,其中视频广播监控系统实现对遇龙河全流域全方位的河面实时监管、“滴滴打车”模式实现游客与筏工的一对一服务等在全市旅游景区都具有引领性。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全方位提升阳朔旅游智慧化水平,争取逐步实现从“i游遇龙河”向“i游阳朔”的华丽转变,为公众和游客提供线上线下全境全时服务。

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通支付堵点,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7月,阳朔县支付便利性旅游休闲区揭牌运转,以“西街、漓江和遇龙河”为中心,全力推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实现商户外卡受理覆盖面提升。境外游客在阳朔支付便利性旅游休闲区消费购物时,只需出示Visa等境外银行卡即可实现快速支付。通过构建优质、开放、包容的支付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境外游客的旅游消费支付需求,为推动阳朔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作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一极,阳朔不断厚植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良好环境,构建城景一体、城乡共荣、主客共享的生态城市新空间,增强“画里山水·栖居阳朔”的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阳朔,所到之处皆为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百姓宜居、家园静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的绿水青山、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4年上半年,阳朔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92.29万人次,同比增长6.91%;旅游总消费157.51亿元,同比增长8.04%。

阳朔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胜地、首批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等86项国家级荣誉,并连续六年蝉联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六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一连串的荣誉,见证了阳朔迈向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坚实步伐。

(供稿人:邓琳钰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