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当天上午,陕西省“8·15全国生态日”活动在商洛举行。活动现场,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玫现场发布了商洛市特定区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办法、核算标准,以及商洛市16个VEP试点核算结果。
创新商洛市VEP评估核算模式
“VEP是指某一特定地域内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它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衡量生态产品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贡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黄玫说,商洛市VEP评估技术规范具有创新行、实用性、可比性三个特点。既充分考虑了生态产品的生态属性,又兼顾了生态产品的资产属性,评估对象不仅涵盖生态物质产品,还将生态调节服务与生态文化服务的价值纳入考量范畴。评估所需数据和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评估结果可追溯、可核查、可比较。
VEP核算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活动现场,黄玫发布了商洛市16个VEP项目核算成果,共计61亿元。黄玫称,“VEP核算只是第一步,先将其价值核算评估出来,后续要借助品牌建设、绿色金融等方式提升VEP价值,将GEP转化为GDP,通过VEP核算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黄玫表示,商洛肩负着“一江清水供京津”重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试点市。希望通过商洛的试点以此作为示范,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