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华山的华山峪、黄甫峪和仙峪里,在岩石堆砌岩石的峭壁上,在岩石缝墟残积的薄土中,散生着淡绿的野草。它们在春风里萌发,在山野蔓青的5月里开出小小的花,在流星似火的7月里擎着饱满的谷穗,在冬雪纷飞的时节蛰伏着,等待着又一个春天。它们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提起它们的名号,在植物界那是响当当的,它就是秦岭山中的国宝级别的“草”——华山新麦草。
提起华山新麦草,也许一些人还没有听说过它的芳名,但是在研究农作物和生态植物保护专业里,禾本科新麦草属的华山新麦草实属大名鼎鼎,是大咖级别的存在者,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自古以来,华山闻名于中外。华山有“华夏之根”的美称,因为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北宋名相寇准《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让人对华山崇拜不已。以华山命名的事物,都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华山新麦草就是其中之一。在巍巍秦岭中,华山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屿”和“天然氧吧”,其植物多达1200余种,在这些植物中以华山命名的除了华山新麦草,还有华山松、华山马鞍树、华山凤毛菊等。
华山新麦草不仅是中国特有植物,也是世界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陕西华山的华山峪、黄浦峪和仙峪。多生长在海拔450米~1800米的残积土和峭壁的岩石空隙中。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天然野生的华山新麦草。在秦岭国家植物园,还有一些农作物科技馆也能看到它,那是人工引种栽培的。
华山新麦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华山新麦草是能够活两年以上的。经开花、结实后,在冬天逐渐焦黄枯萎,地下的根还是活的,随遇而安地“睡眠”了。不需要更新繁殖。春风一吹,它们就醒过来了,再次返青,然后开花、结实。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轮回着绿色的生命。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歌颂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命力的。
华山新麦草和小麦、稻子一样同属禾本科,遗憾的是小麦、稻子不是多年生的。春天发芽,冬天枯萎,循环往复,华山新麦草如“杂草”般有着勃勃的生机。
华山新麦草的秆散生,如野草一样杂乱无章,高40~60厘米,叶鞘无毛,基部褐紫色或古铜色,叶片扁平或边缘稍内卷,叶面有毛黄绿色,叶背无毛灰绿色,宽2~4毫米……这样的草,长在野外,不高大,也不挺拔,很不引人注目。
华山新麦草为穗状花序,颜色呈黄绿色,成熟时会逐节断落。按照传粉方式分,华山新麦草的花属于风媒花,即利用风力作为传粉媒介的花。它的花,小而无香,还把其它花朵视为骄傲的花被也褪去。花被?是不是花儿盖在身上的被子。花儿毕竟不是人类,怎会盖被子呢。花被是学者给它们的名称,花被的作用与人类盖的被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花萼包在花的最外层,一般呈绿色;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的内方。花瓣通常大于萼片,但相对较薄。花瓣的上表皮细胞常向外形成乳突状,经光线照射后呈丝绒样光泽。花瓣常具有鲜亮的色彩,并含有挥发油,使花发出各种特殊的香气。花瓣基部常有蜜腺,能够分泌甜蜜的汁液。
华山新麦草的花没有花被,因此也就小而不艳,没有芳香和甜蜜味。但它的花儿数量多,雄蕊的花药长约6毫米,线头一般附着在麦穗上,呈现着淡淡的金色,传递着太阳的能量,也等待着谷风的扬起。当风儿吹过来时,光滑、轻盈的花粉跟着清风,寻找柱头,然后完成自己的使命。
华山新麦草大都生活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中,它的根系扎在悬崖峭壁岩石表面薄薄的土层中——土壤养分匮乏,无机盐含量高。科研发现,华山新麦草根系并不需要太多水分,但对氧气含量要求较高。
华山新麦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生长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居群一旦形成,周围一般很少有其他物种而成为稳定的单优种。可是,一旦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他植物种类侵入,华山新麦草便失去竞争能力。
华山新麦草的保护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分布区极为狭窄,生境极为有限。华山脚下的几条山谷 (当地称为“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呈葫芦状,即山谷的入口非常狭窄,内部逐渐扩大。华山新麦草一般只生长在山谷葫芦口部非常狭窄处的崖壁上。在发现该种的几条山谷中,仙峪的个体数量最多,密度也最大,而其他地点则较为稀疏。二是华山新麦草与属内其他种呈间断分布式样,该属在我国有4种,其他3种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只有华山新麦草分布于秦岭山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三是由于该种是小麦属的野生近缘种,具有抗病、抗旱、早熟等特点,对探索小麦属植物的起源、进化、遗传育种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因此近年来对华山新麦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其抗病、抗旱、早熟等优良特性进行杂交育种或基因转移,以及从禾本科植物的起源、进化角度对其进行遗传学研究。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带来几十种物种的灭绝,因此对濒危物种华山新麦草的保护非常重要。
野生的华山新麦草分布非常少,加之它是小麦的重要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种,因此这个看起来普通的“草”,现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
脚下没有肥沃千里的土壤,身上也没有色彩斑斓的花叶,就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竟然是农作物的野生亲缘品种。作为小麦的远房亲戚,它和普通小麦一样,经历抽穗扬花的生长过程;与小麦的外表相比,它的麦穗较细小一些,叶子也更细一些;与小麦的生物学特性相比,华山新麦草更耐寒,更耐晒,也更耐贫瘠,实力杠杠,所以将其与小麦进行杂交,就有可能将这些“好品质”遗传给小麦。
华山上永恒的花岗石懂得华山新麦草的意义。华山新麦草因具备抗病、抗旱、优质早熟等独特的基因而被农作物育种专家广为推崇,并指出它对小麦新品种的研制有重大意义。
它像隐居在华山的修道士,一身简约的装束掩不住它的仙风道骨。山谷幽凉的风,传播着它的花粉,一心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传播着它的能量基因。它潜力满满,具有的抗逆性和喜光性,好像农作物的救世主的化身。
华山新麦草种子繁殖率很低,人工繁育侧重于营养繁殖方式。几年前,华山新麦草踏上了航天育种的快车,借助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航天基地中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将它的种子送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据某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人士透露,华山新麦草已经应用到小麦新品种研究中,也许某一天,一个包含华山新麦草抗逆性基因的小麦新品种将横空问世。
八月,阳光和暖,浓浓秋意在华山谷峪流动,华山新麦草在明媚的阳光里,肆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