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江西萍绕高速:全“绿”以赴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9-09 16:35:49
摘要: 江西萍绕高速:全“绿”以赴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夏日炎炎,省重点建设项目萍乡绕城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依旧一片繁忙。该项目建设至今,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始终坚守工程建设与绿色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保护与恢复”优先原则,践行资源节约、节能高效理念,在绿色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8月31日,萍绕高速SSZ标跨沪昆铁路特大桥北引桥项目建设现场,大桥桩基已连成一线,工人们正有序进行桥下覆绿施工:铺绿网、点播草种、撤钢板桩...。一处一方案,一桥一方案,是萍绕项目覆绿的“法宝”。项目参建单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地形、桥下地表,采用绿色生态防护、地形整治等方法,在提高路域“颜值”的同时,起到完善排水体系、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为防止废水、废渣、粉尘等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生活,我们桥下环境整治与施工同步进行”施工员刘兵介绍。跨沪昆铁路特大桥——北引桥施工段旁边就是一条灌溉水渠。施工时,为最大程度保护灌溉水源和基本农田,现场采用钢板桩在沿线的水渠旁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同时,现场不扰动的裸土均播撒草籽,并采用可降解绿网覆盖,不仅避免扬尘,也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改变了传统交通工程建设期间路基裸露的“窘状”。

“桥下灰”变“生态绿”,只是萍绕高速项目办“绿色、生态、环保”的一抹缩影。项目袁河大桥全长369米,其中4#、5#、6#三个桥礅均跨袁河水域。为防止污染河水,施工单位耗时2个月在袁河上搭建了钢便桥,用于临时作业通道,临水区域水中桩基全部采用围堰施工。“以往很多人是直接对河进行填埋,整出一条作业通道,这样既节省了工期又是最省钱的,但对水资源的污染是不可控的”负责袁河大桥施工的生产副经理付扬说。

值得一提的是,萍绕高速项目部通过智慧工地建设、信息化监测技术,对隧道、桥梁、路基等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指标,立即采取措施,有力守护生态环境。如隧道施工中的有害气体监测、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时对水资源的影响、路基施工时的弃土堆放,钢筋加工场、拌合站、梁场等噪音控制,都能做到及时汇总、分类研判、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