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深刻揭示了环保与民生的紧密关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其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环保就是民生”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环保为民生筑牢健康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是幸福之源,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据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从大气污染防治到水污染治理,从土壤修复到垃圾分类,每一项环保举措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让蓝天白云常驻成为常态,人们的呼吸更加顺畅;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要推进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守护粮食安全的根基。同时,必须要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努力守护人民的健康,让民生有最坚实的保障。
环保为民生绘就美丽画卷。改善和加强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坐标,深切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当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成为生活的底色,人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众所周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让城市有更多的公园绿地,让乡村有更清新的空气和更优美的自然风光。人们可以在闲暇时光漫步于公园,欣赏花开四季的美景;可以走进乡村,感受田园风光的宁静与美好。环保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为民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环保为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能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激发动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保护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保持高水平保护的战略定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当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绿色转型就更有成效,就能让高质量发展更加生机盎然。(供稿人:段志强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