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江西万安:“三链促三变”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1-04 17:13:11
摘要: 江西万安:“三链促三变”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今年3月,江西吉安市万安县出售湿地“占补平衡”指标600平方米,成交金额27万元,成为吉安市首个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案例。

近年来,万安县全力打好“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建立生态资源确权、收储、评估、融资、交易机制,健全生态“储备链”“产业链”“交易链”,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蹚出一条“两山”转化特色之路。

健全生态“储备链”,推动资源变资产

林地、后备湿地、山塘、水库、废旧古村落、农村产业基地、宅基地……晚秋时节,行走在万安大地,只见一处处“沉睡”的生态资源“苏醒”,散发勃勃生机。

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让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万安县如何做到?

“调查摸清生态资源底数,通过生态资源确权、收储、评估,建立生态资源储备数据库,盘活生态资源,推动资源向资产‘量变’”。万安两山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昕一语道出“秘籍”。

针对生态资源“底数不清、产权不明”的问题,万安县组织专班下沉一线,全面摸底调查辖区内的国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耕地、林地、水域、园地、砂石、矿山、“两品一标”农业品牌等生态资源数据库。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万安县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明确境内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资源等自然种类、履职主体、所有者职责和确立依据,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截至目前,已完成资源摸底54.9万宗、确权53.9万宗,上级下达的18个登记单元完成确权登记,并通过省级验收。

为破解生态资源“多头储备、开发无权”的问题,万安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特许经营、资产划拨、租赁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依托两山集团统筹收储林地、后备湿地、山塘水库、闲置低效设施等生态资源,形成“1+1>2”的优质生态“资产包”。

42座库汊、97座水库等生态资源评估价值1.7亿元,5272亩后备湿地资源评估价值5.2亿元……盘算生态资产账,吴昕如数家珍,“目前,全县摸排生态资源54万余处,覆盖各个领域,GEP评估价值超过200亿元”。

健全生态“产业链”,推动资产变资本

一条生态鱼产业链,竟获银行贷款700万元,这让吴昕始料未及。他说,今年1月,吉安市将首笔“VEP+生态鱼项目贷”700万元发放给两山集团,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有效转换的突破。

“VEP+生态鱼项目贷”解了两山集团的燃眉之急。“我们将用足用好这笔贷款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生态鱼产业的培育、开发及产品销售,全力助推生态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吴昕高兴地说。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引来金融活水,助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正是万安县健全生态“产业链”、推动资产变资本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万安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用好收储的库汊、水库、耕地、林地等生态资源资产,做大做强富硒、生态鱼、竹产业三大产业,推动资产向资本“裂变”。

擦亮“全国富硒示范县”名片,万安县大力发展硒稻、硒果、硒茶、油茶主导产业,打造富硒农产品基地69个、面积21.6万亩,推动39家企业56个产品获评富硒认证、9家企业18个产品获评“中国富硒好产品”,2023年全县富硒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

万安县利用万安湖、心安湖、104座水库等23.3万亩可养殖水面,全力打造生态鱼提纯繁育、分类养殖、增殖回捕、精深加工、产品销售、鱼旅融合等生态鱼全产业链条,开发“万安鱼宴”助推农文旅发展,全县渔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

用好全县36.5万亩毛竹林资源,万安县高标准打造了2000亩竹科技产业园,推进竹材料化、竹能源化、竹食品化全产业链发展,将一根毛竹做成一个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精深竹木加工企业35家,年产值突破6亿元。

健全生态“交易链”,推动资本变资金

“生态贷”“富硒贷”“水面经营权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一个个绿色金融产品纷纷落户万安县。统计数据显示,万安县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50亿元,较年初新增5.94亿元。

近年来,万安县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创新融资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健全生态产品交易链条,推动资本向资金“蝶变”。

搭好融资平台,夯实资本变资金的基础。

万安县组建两山集团,建立“两山”转化运营平台,创建一个资源库、一个智慧管理平台和智库、人才、资金、市场四个要素保障的“1+1+4”转化模式,设立15家实体经营公司,涵盖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通过‘两山’转化运营平台,有效促进生态产品供给方与需求方、资源方与投资方高效对接,破解生态资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据了解,自2022年4月运营以来,万安两山集团实现营收1.9亿元。

建好融资机制,拓宽资本变资金的途径。

针对生态资源难变现的问题,万安县探索推广“VEP+项目贷”,建立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3大类13个指标的VEP核算指标体系,盘活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VEP+项目贷”与常见的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不同。“我们对生态产品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价值指标进行评估,形成VEP核算报告,企业依据此份报告,无需提供抵押物,便可获得银行贷款。”万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VEP+项目贷”给力,生态鱼产业发展提速。2024年,万安的生态鱼开始游向“长三角”,以订单式销售模式配送到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各大酒店、饭店,预计全年销量600万斤,总产值将突破7500万元”。计划到2026年,万安县生态鱼产量预计达到3.5万吨,总产值将达到15亿元。(供稿人:邱德章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发改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