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着力破解林业发展难题,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激发绿色发展新动力,实现了城乡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广大居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健全体制机制,盘活绿色资源
吉安县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扎实做好林权初始、转移、抵押等不动产登记的衔接工作,林地确权发证率达 97%,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金融保险机构支持,为林业发展引来金融活水,全县林权抵押贷款额累计达 17.9215亿元。同时,鼓励林农林企投保商品林综合保险,保费的 60%由财政分级补贴。
谋深做实项目,提升绿色本底
秉持“规建治”一体化理念,坚持项目为王,在敦永线上打造了一条长 50公里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带。并根据不同区域位置和林情,精心打造了天河蜜蜂养殖示范基地、敖城千亩油茶林下套种茯苓示范基地、延福林场北源分场“林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各类“林长+”示范基地 19个,以及永阳中洲、指阳泷潭秘境、山水功阁、天河军工研创 4个森林康养基地,示范基地面积达 3万余亩。
加强政策支撑,壮大绿色经营
采取奖补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鼓励林农依法通过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林权。全县实有流转林权不动产登记面积 2.8万余亩,各种林业经营大户、联合公司、新型合作社、家庭林场等规模数量不断壮大。林权流转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向林业产业,将林下经济与建设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有效结合,做大做强中药材等乡村“土特产”。引导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林地规模经营,创建品牌标准化示范基地。对森林药材实行分类奖补,新造森林药材基地连片 100亩以上的,按品种不同分别给予 80元、200元、500元产业奖补。截至目前,吉安县培育了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家,建设“林长+示范基地”30余个,面积 2万余亩,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发展格局。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 30余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 6亿元。
吉安县将持续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上下功夫,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盘活森林资源,扎实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山林增绿、林农林企增收,推动林业产业聚企成“链”、聚链成“群”,持续推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一条不断向绿向新前行的发展之路。
(供稿人:彭金华江西吉安市吉安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