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胜利海洋钻井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激活发展“源动力”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1-13 17:40:35
摘要: 胜利海洋钻井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激活发展“源动力”

11月5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举行东胜无棣管理区边远井管护项目出征仪式,标志着该公司在人力资源深度优化与胜利油田一体化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该公司以激发人力资源要素为目标,积极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让人力“成本”变为人力“资本”,有效激发了活力、凝聚了合力、开发了潜力,为跑出改革发展“加速度”奏响了人力资源“最强音”。


完善《劳务输出薪酬发放实施细则》、编制《员工“待工池”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化SOP运行模型,对39个输出项目归口管理,实行月度动态回访。盘活人力资源,实现减员、控员,该公司根据平台生产需要,优化人员配置,打破工种界限,对各岗位工种进行多技能培训,充分释放岗位创效潜能。针对辅业后勤部分项目工作量阶段性、周期性特点,对日常工作量定员定岗,对周期、阶段性工作计时计件,动态调派“临时用工”,实现业务平衡发展。


在钻井平台试油投产期间,井口操作人员由钻井人员替代,促进试油时效,仅新胜利一号平台施工的埕北246A-CP1井施工投产用时比设计周期节省2.92天,累计增加用工50余人次。胜利七号钻井平台改作业生活支持平台,实现一线25人次岗位增量。截至三季度,对外承揽输出业务实现胜利工程外人员输出120余人,提前完成全年对外指标及外围转自营任务。在胜利工程公司二季度考核中,人力资源分委会工作荣获国内高风险1类单位考核第一名。


坚持规划先行,制度机制建设“全”起来。锚定“退出低效、优化中效、攻坚高效”方向,着重算好内部承揽与劳务输出“成本”“效益”两本账。划小核算单元,以项目部班组、班站为单位进行收支核算,及时清退不盈利或亏损项目。梳理项目部现有岗位、业务及薪酬等级,通过“岗位写实”调研做好下一步机构撤并、定岗定员、岗位合并等相关工作依据。


坚持能上能下,干部队伍建设“活”起来。在资源优化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地对每一个不同岗位、工作进行优化设计,明确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大限度地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现象的发生。强化职能部门层级监督与过程指导,明确劳务输出与业务承揽项目归口管理责任,按月度、季度组织绩效考核和成本核算,开展项目收支动态管控与过程指导。


坚持灵活多样,学习培训教育“强”起来。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抓严抓实“三基”管理,依托“人才超市”,25名技术人员为液压修井机项目提供支持。以分专业、分岗位推行“靶向施训”,“先考再培、考过免培”“多半合一、小班教学”等一系列做法,在员工岗位基本功能力提升上取得成效,全员参训参培热情高涨。


坚持考核引领,绩效薪酬管理“优”起来。结合岗位日常写实、岗位价值评估的科学引入与应用,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为原则,优化岗位薪酬体系设计,规范机构设置。持续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推动后勤单位“控成本”,辅业单位“提效率”,主业单位“创效益”。(供稿人:景超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海洋钻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