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约10吨的油茶青果已经全部销售完了,解决了村民油茶果销售难的问题,这多亏了灌阳高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文总他们。”11月17日,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瑶上村县人大代表、村党委书记陆亿伟说道。陆亿伟所说的文总,他是灌阳县政协农业界的政协委员文晓进。
进入霜降以来,茶果飘香,广西灌阳县9.5万亩油茶相继成熟,油茶树“笑弯了腰”,已全面进入最佳采摘期。但,今年由于市场疲软,许多乡镇村屯农户种植的油茶果出现了卖难现象。
村民在采摘油茶果装 陆仕臣 摄
“今年是个丰收年,很多村屯农户种植比较分散,且在高山上,不通路,大宗老板不愿上门收购,我在接到文市瑶上村村民求购电话后,立即组织公司员工到瑶上村收购青油茶果,并与区外的有关公司联系,帮助农民推销青油茶果。”灌阳县政协委员、高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文晓进说。
据了解,瑶上村有200多户村民种有10多万株油茶树,当年镇政府送苗木,村民分散种植,面积大小不等,不成规模且疏于管理,果子相对较小,卖相也差,全村收成在2吨以上的农户有20多户,其他几百公斤、上千公斤的不等。“因市场销售难,且果子小,有的村民自己都不想采摘果子了,看到实在令人心痛,今年全靠文老板来帮忙销售。”村里种植大户陆元德说。
在水车镇伍家湾村也出现油茶果卖难现象,村民代表向文晓进救援,文晓进及时与外地公司取得联系,在他的协调下,全村60多吨青油茶果全部销售完毕。村民为表示感谢,想请他吃餐饭,文晓进婉言谢绝了,并说这是我农业界别政协委员应做的事。
村民们在翻晒油茶果 陆仕臣 摄
在文晓进高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团队的努力下,全县油茶果卖难现象得到扭转,脱销后的果农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连日来,记者来到灌阳县文市、新圩、水车等乡镇的油茶产业园,看到那里的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负责采摘的,装袋的,装车的,拉货的,正有条不紊地采摘着油茶果。
在灌阳镇仁江村王兵祥油茶种植基地里,王兵祥一边组织员工采果一边高兴地说:“基地每天要请20多个附近的村民来采摘果子,附近村民积极就近务工,每人每天工资在70元至100元不等,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他家种有40余亩油茶树,产量约20吨,加工成茶油约2吨左右。
近年来,灌阳县林业部门以林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绿色发展“百亿工程”。通过扶持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引领和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大发展,先后创建了10个1000亩以上高产高效油茶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92万亩,良种油茶种植面积已达9.5万亩,该县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供稿人:陆仕臣 周玉桦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