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移风易俗 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根基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1-21 16:51:48
摘要: 移风易俗 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根基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是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压紧压实责任,采取扎实有效举措,让移风易俗走实、走深、走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变化,主动告别各种陋习,争当文明乡风的建设者。

移风易俗是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曾几何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逐渐变味的乡村风俗,不但违背了乡土风俗的初衷,还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负担。乡村是要有人情味,但不该背人情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保留“人情味”、遏制“人情债”,必须做好规范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和村规民约的约束,打破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村民不再为高额彩礼和大操大办而支出大量费用时,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农业生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中。比如在一些移风易俗成果显著的乡村,村民利用节省的资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或者改造自家房屋发展农家乐,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而文明、和谐的乡村则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更有助于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游客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着淳朴民风、健康文化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当民俗文化在移风易俗中去粗取精后,转化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去因风俗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如今通过移风易俗减少了这些不稳定因素。许多乡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对彩礼上限、酒席规模等进行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从拒绝高额彩礼,到倡导厚养薄葬,带领村民们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让婚丧嫁娶等事宜办理得有序又节俭,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率。良好的风俗有助于增强村民对村规民约和基层组织的认同感,当村民看到移风易俗带来的积极变化,如经济压力减轻、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等,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遵守村规民约,配合基层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

移风易俗还关乎乡村文化的振兴与繁荣。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风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是其中的精华部分,移风易俗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明家庭评选、乡村文化节等,让新的文化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关乎乡村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繁荣。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要发挥核心作用,制定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村规民约,并严格执行,做到奖惩分明。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先锋,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只有做到持续深入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才能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根基,保障乡村振兴的巨轮在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供稿人:钟斌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