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步入宿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建霞老师美术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漆器工艺品,陶瓷制的花瓶颜色鲜艳,手串、手镯的色彩更是别具一格。在工作室内的其中一座钢架塑料大棚里找到了主人徐建霞,她指着身边的作品说,这些都是由生漆制成的本成品,还需要“千淘万漉”啊,真可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工作室虽然显得杂乱,却是艺术殿堂,置身其间仿佛乘一叶扁舟,在国画、漆画与漆器的浩瀚海洋里穿行。她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更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极致探索。国画里,灵魂得以抒发;漆画中,匠心独具,温润光泽与丰富色彩交织出无限创意;漆器上,实用与审美并重,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徐建霞老师的艺术世界里,我们一同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见证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绚丽绽放。
徐建霞,九三学社社员,连云港人,宿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师,宿迁市湖滨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漆器制作高级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艺传承人,两次受邀参加由文化部、旅游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班学习。2019年参加全国漆艺邀请赛获优秀奖,国画、漆画、漆器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展览或获奖。徐建霞在宿迁高师教授国画课20余年了,在大学期间,她除了学习国画外还接触了漆画专业。古人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由于生漆的价格较为昂贵,徐建霞一直望而却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萌生了做漆器工艺品的念头。
大漆又叫生漆,取自漆树上的汁液,是最天然的涂料,它耐酸耐碱抗高温,无毒无害健康环保,因其产量低、价格昂贵,天然大漆工艺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后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只木胎素髹(音xiu,指为器物涂漆)红色漆碗。虽然中国是漆工艺的发源地,但漆器却慢慢淡出国人的日常生活,大漆工艺逐渐被人们淡忘。徐建霞却让天然大漆工艺重新出现在宿迁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说起天然大漆工艺,徐建霞说她和这门工艺有渊源。在她还是一名美术系学生时就听说天然大漆工艺。在她以往的印象中,漆有很浓的味道,她觉得没有什么好学的,也就没有再深入了解下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建霞接触到了大漆,发现它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闻。在深入了解之后,她彻底被这项中国古老的工艺深深地迷住,她想把传承天然大漆工艺当成自己的使命。为了传承这门技艺,她先后和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漆画家王和举,漆画家郑修乾老师,还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俞峥学习,将他们的技艺学到手之后,自己又专心研究,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徐建霞看来,和其他艺术相比,天然大漆工艺难度很大,创作繁琐。做底胎、裱布、刮灰、镶嵌、填色、罩漆、打磨、推光……每一道工序都要创作者精心打造、一丝不苟,极费工时,制作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十年,这需要创作者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作品。大漆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大漆刚采下来自身的颜色是乳白色的,接触到空气以后会氧化变黑,所以才有“漆黑”一词,如果要变成其他的颜色,需要放在锅里煮、阳光晒或灯光照,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使其变成半透明状,然后加入色粉,让它变成更多的颜色。
一件事情让徐建霞记忆非常深刻。她在做一件漆器时,怎么上漆都不干,因为漆要一层一层地刷,可是漆老不干的话,下面的工序就没办法继续进行。这时,她突然想到自己在学习天然大漆工艺的时候,加入的一个微信群,她立马到群里问,找到了一位专家,可是这位专家在福建,徐建霞直接飞到福建。交流中,她才得知大漆干燥条件必须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后来,她在创作中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徐建霞说:“从早上7点钟到教室,晚上大概十一点钟左右回房间睡觉,回去的时候我还没睡,我把老师录的话全部把它记上笔记,差不多要一两点的样子,因为我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学习漆器工艺,徐建霞花掉了自己几年的积蓄。徐建霞说,大漆“咬人”是行内的一种叫法,刚接触漆器她满脸肿胀,可她还是坚持下来,跟着漆器大师学习结束后,回到学校专门开了一间工作室,只要没课的时候,她就在工作室研究漆器工艺。
徐建霞做起器物非常有灵性,她能把一般人看不上的朽木、废材通过上漆做成有生命和意境的精美作品。徐建霞说只要做漆器,她就停不下来,最高纪录是一天一夜没有休息。问她为什么,她笑道,物的变化也是精神的蜕变、灵魂的升华,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喜欢用天然大漆工艺做出来的漆器,也是因为我喜欢美的事物,小到一只普通的手镯、一个很平凡的葫芦、一床古琴的漆面,大到家具、建筑物甚至汽车漆面,金缮修复(陶瓷、玉器等碎裂也可以用大漆来修复,大漆的胶性很强,所以有“如胶似漆”之说)等,只要是生活中的用品,没有一个不可以用大漆工艺去改造的。”徐建霞说,改造之后,它的一些花纹,用画笔是无法画出来的,非常美丽典雅。有一次,她拿出自己做的一些漆器手镯去展览,不了解的人总以为是塑料做的,任她说破嘴皮也不相信。
绘画与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现代人追求身心和谐、精神富足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艺术与健康的魅力。今年5月10日,宿迁市疾控中心邀请宿迁非遗漆器传承人徐建霞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品漆味人生绘健康生活”的培训活动,共同探寻艺术与健康的美妙交融。她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生动展现了漆艺的精妙工艺,不仅增进了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热情。此次培训活动为宿迁市疾控中心法绘画小组的成员提供了一个学习非遗技艺的平台,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精神世界,还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对提升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为了展现非遗大漆文化的魅力,今年7月10日,宿迁市美术馆“漆工艺”公益体验课开设了一场“漆工艺”公益体验活动,带市民们一起领略传统漆艺的魅力。非遗漆艺传承人徐建霞现场为市民讲解漆艺的由来和发展,并带大家一起体验漆器打磨工序。在她的指导下,大家利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漆器进行仔细打磨,以便漆器后续可以更好地上漆、推光。市民岳鹏女士欣喜地说,从打磨的过程中才知道为什么漆器是一个非遗项目,得沉下心来做这件事才行,漆磨人、人磨漆,比较耗心性的一个项目。我觉得可以给我们开阔眼界,让我们普通大众也可以接触非遗文化。徐建霞信心满满地说:“在木胎上直接修漆也可以,在金属上修漆也可以,大漆上面还有金缮的工艺我也在做,漆画也在画,多种尝试,复制古人不叫发展,所以要不断创新。”她还说,比如做一个漆花瓶,就分为塑形和髹饰两个门类,塑形是从制胎到漆器雏形初步形成的过程,包括胎骨封固、裱布、阴干、修整、打磨、上灰,这些步骤大都需要循环做;髹饰则是对漆器进行涂漆和装饰,包括下涂、中涂、上涂、阴干、打磨、揩清、推光,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做出一件出色的工艺品,起码要3个月以上。
“漆器再美丽,也需要有懂的人去了解它,我希望这个在中国流传了6000多年的工艺,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让更多的人了解漆器,才能让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徐建霞内心的那份坚受与对艺术的痴迷从未改变。之前是她一个人在做漆器,如今在她的影响下,已经有几十位学生跟着她在学习,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拉来关注与关心这门非遗项目。
(供稿人:孙建国,丁彬彬,韩修存,江苏省宿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