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位于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村台安置区,西邻黄河,东靠黄河大堤,涉及旧城镇三合村、王庄村、西周楼村、武西庄村等4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2104户,6526口人(其中,党员193名),2020年9月滩区群众实现搬迁。新村搬迁完成后,旧城镇党委科学谋划,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着力构建新村基层治理社会新格局,推动搬迁村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全力做好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该村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菏泽市计划生育协会暖心家园”等荣誉称号。
一、聚焦减负赋能,推动服务融合。针对“三多一不”问题,旧城镇党委秉持为村减负赋能增效原则,进一步厘清新村干部权责边界,结合县委社会工作部,明确了六合新村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责事项、村级组织开具证明材料清单和印章使用范围目录清单,摘除新村综合服务中心不规范制度牌20余个;为优化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了200平米的综合便民服务大厅,推进办理人社、民政、审批、退役等30余项民生服务事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创新“线下+线上”服务载体,推行马上办、帮办、代办工作机制,村干部在村级受理群众诉求,然后对接镇包村干部,由包村镇干部“帮办、代办”,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村干部少跑路、办事不出村”;目前,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已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提供代办帮办事项460余件,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
二、聚焦共建共治,凝聚治理合力。根据新村村庄分布特点,优化调整5个服务网格,通过探索“23456工作法”,激活网格治理新活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新村“板凳会”议事会、老郭工作室、民主协商会等制度,引导新村群众、退休干部、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新村治理和服务;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建立村级资金使用“八步工作法”,即网格“两委”建议、新村党委提议、新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乡镇三资中心审核、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确保了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合理使用。
三、聚焦志愿服务,助推基层治理效能。新村党委在打造“菏美.画鄄”志愿服务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六合新村实际情况,成立了“伴夕阳”、“护成长”、“舒民心”、“解民忧”、“为民需”五支志愿服务队伍,聚力打造六合新村特有的“合和”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志愿者联合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开展文艺演出、助残服务、孝老敬老饺子宴等志愿活动30余场次;成立由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组成的银龄志愿服务队,全情参与政策宣传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在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中发挥余热;为解决致富车间工人孩子暑寒假期间看护难的问题,开设乡燕学堂,由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义务看护服务。此外,新村党委不断整合新村内外资源,利用文化广场、宣传栏等阵地,联合学校、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家风家训展示、移风易俗讲座、健康义诊等志愿活动60余次。通过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治理新路径。
四、聚焦产业联建,推动发展融合。一是资源融合。新村党委摸排集体资源,规范管理使用,统筹资产项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新村落户就业车间2个,吸纳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二是招才引智。建立产业扶持发展方案,与科研站所合作,培育本土人才,选育“土专家”和“田秀才”;同时完善人才回引机制,已吸引返乡创业人员6人。三是村企联建。依托文旅资源与企业合作,打造研学基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目前研学基地单日可接待300人次,预计年底增加集体收入近10万元。(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