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随着陕西汉中留坝境内鸟类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结束,覆盖留坝全县八大类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的野外调查工作全面收官。这标志着陕西省首次完成了覆盖全县范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为陕西省和秦岭地区增添了部分新记录物种,比如尖头大吻鱥在秦岭地区首次记录、庙王柳和远东羊茅在秦岭南坡首次记录。
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启动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该项工作由留坝县人民政府主导发起、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留坝分局组织实施。调查团队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组成。调查覆盖了鸟、兽、鱼、两栖、爬行、昆虫、植物、大型真菌等8个主要生物类群,并在地域范围、海拔跨度、季节跨度和生境类型等方面做到了全覆盖。据悉,这是留坝县开展的首次覆盖全县范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也是陕西省首次开展的覆盖生物类群最全面的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12月19日,负责本次调查工作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鸟类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博野介绍,本次调查工作摸清了留坝县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留坝县野生动植物和大型真菌名录。当前已记录的野生动植物和大型真菌物种超过3000种,其中留坝县首次记录的物种超过500种。
刘博野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多个物种在留坝境内被首次发现并记录,充分反映了留坝生物多样性之丰富程度,也彰显了秦岭作为我国生物宝库的独特地位。调查为全面了解留坝县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状况、科学评价留坝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后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记者 李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