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板鸭宴,逛美食圩,赏音乐会……12月28日-29日,由“政企银”三方联合举办的2024会仙板鸭美食圩暨“玻璃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盛大启幕。以板鸭为媒,以圩日会友,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板鸭美食宴让游客大饱口福 王战飞 摄
当天的板鸭美食宴成为全场焦点。85桌宴席无虚席,金黄油亮、香气四溢的会仙板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据了解,此次美食宴的每一只板鸭都经过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让游客大饱口福。与此同时,其他农特产品制作的菜品也备受青睐,新鲜的时蔬、软糯的糍粑、爽滑的红薯粉等,让大家品尝到最纯正的田园滋味。本地村民带来自家的生态鱼、自制的板鸭、手工艺品等琳琅满目,为群众增收开辟新路径。
游客购买会仙板鸭 冯玉敏 摄
“我们举办2024会仙板鸭美食圩暨‘玻璃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的总要求,加快流转沐宦头周边80%以上的5000多亩土地,提质升级力源‘会仙湿地米’、七星粉业粉用稻米、聚龙潭生态鱼等3大产业基地。”临桂区会仙镇党委书记梁义甜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产业优、底蕴深、风景美的优势,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样板。”
会仙镇村民正在晾晒板鸭 王战飞 摄
板鸭是会仙镇的金字招牌,不仅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记忆中的乡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年产量约40万只,产值超2000万元。据统计,本次系列活动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现场参与,对外开放预约的板鸭宴,售出120桌,座无虚席。线上、线下带动板鸭、玻璃田生态鱼和会仙湿地米等农产品销售380余万元,现场签订3万余只板鸭合同,合同价格180余万元。“板鸭美食圩这两天,我家卖了接近30万元的板鸭,很多游客因板鸭圩慕名而来,我家里的板鸭都卖空了”傅永兴板鸭负责人傅任杰高兴地表示。
会仙镇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聚焦粮食、水果、水产养殖、葛根淮山等特色产业,高标准打造“五个一万亩”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聚焦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工业振兴,现有企业56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聚焦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玻璃田以及铜桥等名胜景点,重点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贡献会仙力量。
近年来,临桂区以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为统揽,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振兴”,抓好“两大建设”,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成功举办桂林(临桂)桂花文化旅游季、2024年广西“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等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文旅活动新格局。
(供稿人:彭胜发,王妍妍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融媒体中心,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