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送国史进校园
林炎志(右)和段晓飞交谈《共和国日记》进校园事宜
红色晋绥,黄河吕梁。这里曾是拱卫陕甘宁、保卫延安的东部屏障,这里孕育了那个时代的伟大精神。烽火岁月的晋绥根据地,重视教育、珍爱知识、艰苦办学,亦文亦武,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才。经历了那个年代的学校一路走来,先辈的精神,厚重的历史,肩负的责任……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十年来用真情回报这片土地,接烈士回家,送孩子上学。连续九年赴山西公益助学,捐款2450万元资助吕梁、忻州、临汾13个县4224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并多次为山区学校捐赠设备和图书以改善教学条件。
明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不忘初心,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受林炎志书记和贺晓明大姐之托,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基金会向革命老区那些经历了战火和岁月的吕梁市贺昌中学(建校79年)、方山县贺龙中学(建校79年)、兴县友兰中学(建校99年),原平市范亭中学(建校78年),太原市成成中学(建校100年),蒲县图书馆(崇文小学建校280年)捐赠大型历史文献《共和国日记》25卷。
受人们尊敬的革命前辈宋平同志为《共和国日记》作序,有关部委和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编委会,原吉林省委副书记林炎志任编委会执行主任。
泱泱大国,皇皇国著,大型日记体国史文献丛书《共和国日记》,是“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国家图书出版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本书是记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发展、富强的大型历史文献,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是一部全时空、全方位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权威工具书。
《共和国日记》按年设卷,第一期60卷(1949年—2008年),每卷近百万字,图片150余幅左右。书中设有目录、索引等多功能的检索工具,旨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提供翔实、权威的史料和工具,并为国内外读者通读浏览或查阅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资料提供便利。
《共和国日记》将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共和国日记》将告诉世人,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实现梦想的步伐。(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