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广西灌阳:深耕乡村振兴 续写辉煌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2-12 11:40:45
摘要: 帮扶东阳村发展“黄关面条”、帮扶永富村发展“灌阳雪梨干”特色产品项目分别获评第六届、第七届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并成功入选桂林市第二派批城市礼品。通过特色种植,推广优质稻、红薯种植技术,我们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800元,还能拿到2976元的产业奖补。新街镇上甫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潮星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拓宽鲟鱼销售渠道,2024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同比增长58.6%。

2025年春节的喜庆氛围尚未全然散去,村子里的田间地头便又悄然出现了那一抹亮眼的色彩——穿着红马甲的驻村工作干部们。他们深入各村脱贫户开展慰问活动,活动期间,驻村工作干部与村民们唠唠家常,深入了解脱贫户在过去的一年所收获的累累硕果以及对新的筹划与安排。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上甫村村民吴高学非常激动的说到:“曾经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书记周潮星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星。他带着技术员来指导我们种植优质稻和红薯,还帮我争取到冷水鱼养殖的工作,这让我们家的发展有了方向。通过特色种植,推广优质稻、红薯种植技术,我们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800元,还能拿到2976元的产业奖补。我去当饲养员每个月有1600元的稳定收入,我妻子在县内务工每个月也能挣600元,还帮我家大儿子吴祖发,在村内协调安排月收入1500元的务工岗位,我们家全年务工收入加起来有44400元,再加上县里给的稳岗补贴、护林员公益性岗、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养老金等各类补贴,我家2024年实现年收入79356元,人均收入15871元,这是我们做梦也不敢想的呀。特别是我的小儿子吴祖明因精神疾病需长期住院治疗。书记积极主动对接相关政策,成功为其全额报销医疗费用49297元。这一举措有效地减轻了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彻底解除了其‘因病返贫’的潜在风险。在书记的帮助下我们一家我们家的生活更有保障了,这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有了盼头!”

2024年灌阳县喜讯连连,驻村工作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东阳村党支部获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盘江村、永富村、潮立村、玉溪村党支部获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东阳村发展“黄关面条”、帮扶永富村发展“灌阳雪梨干”特色产品项目分别获评第六届、第七届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并成功入选桂林市第二派批城市礼品。在南宁建成桂林理工大学帮扶灌阳县乡村振兴产品展销服务中心。各驻村第一书记主动与后盾单位和村委之间的沟通联系,争取资金和项目资金980万余元。发动驻村干部优势,打开“线上+线下”双通道助农销售,不断唱响我县雪梨、红薯粉、雪萝卜等农特产品的金字招牌,完成消费帮扶680多万元,并新建长期销售渠道10条,实现灌阳农副产品同比增速12%。创建培育了3个优秀第一书记示范点和16个特色产业集群村。驻村干部先进事迹被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桂林日报等媒体报道,累计上榜162篇,2022年至2024年6月我县量化排名均靠前并连续红榜。

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第一书记产业发展示范点。水车镇下泡村驻村第一书记蒙昌明,通过利用烘干房、榨油坊及展厅等设施进行深加工和销售推广,总销售额预计76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5万元;新街镇上甫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潮星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拓宽鲟鱼销售渠道,2024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同比增长58.6%;新街三树村在第一书记周剑凯带领下,依靠1300多亩优质稻种植基地,生产“湖中禾”牌优质大米3.8万余斤,销售金额近27万元,并辐射带动全村300余户优质稻种植户,并为全村30户以上的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像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灌阳还有很多。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在新的一年,灌阳县驻村干部们将继续深耕乡村振兴,续写辉煌新篇章。

(供稿人:蒋四季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