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从“挑战者”到“引路人”,《哪吒2》搅动四海的东方密码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2-14 16:16:51
摘要: 从“挑战者”到“引路人”,《哪吒2》搅动四海的东方密码。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全球风靡,正是中国动画与“成见之山”的顽强抗争,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逆天改命”的突围胜利,更是一场中国动画制作人“五年磨一剑”的文化起义,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拾叙事主权的激情宣言,是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2日12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92.45亿,上映短短12天,跻身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24位,是全球单一市场首部突破10亿美元的非好莱坞影片。有机构预测,《哪吒2》票房将直奔150亿,而破100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从“逆天改命”“打破宿命”,《哪吒2》以“死磕到底”的极致精神撕开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困局”,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了从“挑战者”到“引路人”的精彩蝶变。

《哪吒2》一片封神,源于“人定胜天”的执着追求。“人定胜天”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龙川集·襄阳歌》,是一个深具哲学内涵的成语,寓意是人的意志和力量能够战胜自然,蕴含了人类坚韧不拔、勇于挑战自然的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哪吒2》的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是一位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的80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他并非导演专业出身,顶住身边人的嘲笑和成见,化身“宅男”自学动画制作。凭借对动画的热爱和不懈努力,饺子在动画界崭露头角,被“伯乐”赏识后,呕心沥血先后创作出《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动画电影,受到广大观众、媒体和影评人的好评,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神话,一跃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动画导演、编剧及制作人。电影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正是饺子不屈服命运、坚信“人定胜天”的个人真实写照。饺子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执着追求,坚信“人定胜天”,打破“成见”之山,每个人都可能扭转命运,实现人生逆袭。

《哪吒2》一片封神,源于“死磕细节”的极致追求。没有捷径,只有死磕。《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饺子以及整个制作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影片中龙族角色身上的鳞片竟然都缺了一块!原来,这是为了呼应第一部中龙族拔鳞为敖丙制作“万鳞甲”的剧情。这种“细节狂魔”的操作,让观众惊呼:“饺子导演,你是真的在‘死磕’啊!”《哪吒2》特效团队成员金涛说,对细节“解算”的难点不在于技术,更在于表达出导演想要的意境和情绪,比如,无量仙翁的衣服和胡子既要呈现缥缈的仙气,又要保持圆筒造型与飘逸感,这让特效师们经历了“手动逐帧调整”的极限挑战——常规情况下一天可以完成的镜头,这次需耗时3个月。像这样“死磕细节”呈现的画面,在《哪吒2》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这些在观众眼里可能并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凝聚了导演饺子和整个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匠心和极致追求。

《哪吒2》一片封神,源于“文化自信”的孜孜追求。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遭遇西方中心主义压迫,西方中心论主导的文化霸权话语体系,使中华文化一度面临话语困境。中国动画人以“死磕五年”的工匠精神完成1900个特效镜头,用《哪吒2》证明:东方美学的现代化诠释无需依附西方技术标准。当然,《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顶尖的视觉特效和精心打磨的剧本,更重要的是,《哪吒2》运用“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思辨重构叙事逻辑:哪吒与敖丙的“魔丸”与“灵珠”本为一体,既暗合阴阳相生的道家思想,又隐喻人性善恶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智慧。这部电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构和重塑,打造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IP,使中国电影不再匍匐于国际大环境下“文化霸权”的规则,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及勇于创新传承的决心,重燃着中华文明深处的生命之火,不仅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推向新的高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出海,完成了中国电影从“挑战者”向“引路人”的精彩蝶变,创造了中国文化的“新奇迹”。(供稿人:梅科红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委网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