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不断探索和完善村干部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立足实际,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
坚持严把关口,拔高标准“选”。优化人才选拔渠道。坚持“内选、外引”相结合,注重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在外经商人才、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广泛摸排,分类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动态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干部源头有储备、选择有空间。目前全乡通过“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共储备后备村党组织书记18人、后备干部27人。严格选拔标准。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作为村干部必备素质,通过组织考察、民主推荐、公开招考、公示监督等多环节,确保把政治信得过、群众靠得住、组织能放心的好苗子选出来,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能力过硬,久久为功“育”。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聚焦政治定力、干事能力、攻坚毅力,锻造政治素质、履职能力过硬的村干部队伍。一是教育培训新常态。坚持参加“头雁起飞”实训,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社区书记后备力量前往湖州等长三角先发地区跟班实训,不断提高抓党建促治理促振兴的能力,目前已有4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参加。提高能力培训质效,社区干部每年至少参加1期不少于3天的集中培训班。二是传教帮带新局面。发挥优良传统,通过跟班帮带、专题辅导、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乡领导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思政导师、业务导师,带领新进后备干部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三是比学赶超新状态。注重实践锻炼。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组织开展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在讲本村发展故事、谈个人心得体会、话未来发展思路中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干劲和拼劲。
坚持实干实绩,多措并举“管”。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村级事务决策运行,推广使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村级组织工作透明度。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请假销假、村民事务代办等制度,保证办公场所“门敞开、人常在、事好办”,着力推进村干部规范履职。采取“定期排查+常态化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村班子建设情况、作用发挥情况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分析研判,深入了解村干部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群众反映等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群众意见大、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调整,推动形成“有为者有位”的正确导向。(供稿人:胡雯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