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在零下30℃打赢了雪原攻坚战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2-17 16:18:26
摘要: 在零下30℃打赢了雪原攻坚战。

在1月25日,随着最后一次激发接收完成,林甸三维项目圆满完成野外采集任务。

2024年,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华东分公司SGC2124队承揽的林甸三维项目工序种类多、穿插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团队克服了极寒暴雪霜冻天气、施工作业点多面广、工农协调工作量大、安全管控形势严峻等困难挑战,精心组织、科学规划,高质高效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后续项目收尾竣工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雨绸缪科学筹划

任务就是命令。项目团队接到任务后,迅速响应,成立了有责任、有担当、能干事、会干事的领导班子,做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

精心准备施工计划,秉承“七分准备三分干”的指导思想,落实“网格化、全覆盖、地毯式、多轮次、复核性”尽职调查总体要求,结合探区实际,按照“5+1”专业化分组模式,设置技术组、测量组、工农组、浅层调查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固定专业化调查组;同时根据项目特点灵活设置专项组,针对大型连片障碍物,在束线设计前开展针对性联合调查。

落实“施工准备期五提前、施工过程中三及时、施工全过程两加强”的工农管理措施,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安全引领筑牢防线

项目组健全HSE管理网络,按照项目领导责任分工,有针对性进行HSE责任分解,做好HSE风险识别。

采取“六步法”进行识别评估,形成JSA分析清单和HSE危害因素清单;成立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明确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做好关键环节及部位风险管控工作。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网络,编写项目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岗位应急处置卡、开展应急演练。强化绿色队伍建设,施工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识别、评价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制定环保工作计划,完善污染防治、节能降耗、生态保护和清洁生产措施,实现了开工必优、标准达标的开工标准化要求。

技术先行精工细作

项目组加强技术攻关,在原有物探工作基础上,对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勘探区的特征,通过采取提前协调沟通、监控调整作业时段、管道实测设计避让等措施,认真分析掌握了工区特点,多轮优化了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采取“见缝插针”的灵活动态生产模式,推进测量、钻井等工序进展。

在项目开工后,项目团队施工严格注重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为了获取更高品质的地震勘探采集资料,甲方决定对林甸三维项目施工设备进行变更。项目团队积极响应这一要求,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高效率”为定位,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四天96小时,迅速筹建完成节点工厂,更换使用WING节点仪外置30dx检波器进行野外资料采集,实现项目高效采集,确保质量、效率最大化。

向质而行精益求精

项目组积极推进“岗位争先锋,三提新跨越”主题劳动竞赛,实现施工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组织,制定质量管理措施,抓紧抓实测量放样、钻井下药、节点埋置、仪器采集四大环节,保证施工质量。强化质量培训与检查,实行质量四级检查制度,成立QHSE专职检查小组,重点加强钻井、排列检查,做到班组检查、巡检组检查、地震队检查、指导组抽查同时发力。

与此同时,通过地震采集现场实时质量控制软件,对不正常道和各种干扰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野外采集资料质量的实时控制,有效保证了资料品质和施工效率。

党建赋能攻坚克难

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骨干挺膺担当、冲锋在前,高效深入现场、坚守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施工资源,精准攻克项目难点,全力以赴抓过程安全、抓工序质量、抓计划执行,竖起红色“风向标”,让党旗在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开展“铆足干劲再冲刺,助力项目埋节点”主题党日,引导全体党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共进。党员们身穿红色工作服,俯下身子、拿起铁锹、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投入到节点埋置工作,亮身份、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助力项目生产,为项目圆满完成贡献了积极力量。(供稿人:赵钰,吴奇杰,李越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华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