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广西阳朔: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28 15:26:20
摘要:

在广西的东北部,有一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阳朔。这里,漓江蜿蜒流淌,青山连绵起伏,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近年来,广西桂林市阳朔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漓江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推动生态与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奋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彩虹辉映应下的黄布倒影 葛承摄

漓江之上,竹筏“油改电”绘就生态新景

仲春清晨,薄雾笼罩在漓江之上,江面如镜,倒映着两岸的青山和翠竹。在漓江兴坪段的朝板山码头,筏工杨家发像往常一样,驾驶着电动竹排筏,载着游客缓缓驶向江心。

“以前用油机的时候,声音很大,江面上也经常能看到油污。现在换了电动的,安静多了,江水也更清澈了。”杨家发师傅一边熟练地操控着竹排筏,一边说道。他从事筏工工作已有十多年,见证了漓江上的竹筏游从过去到现在的变迁。

来自甘肃的孟先生一家第一次来阳朔,乘坐电动竹排筏游览漓江让他们印象深刻。“乘坐竹排的感觉很舒适,也很安静,水质是我见过最好的,筏工的服务业很好。”孟先生说。

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生态民宿一角 钟玲丽摄

截至2024年7月,阳朔县漓江景区公司已完成1000张纯电动力排筏升级,每年节省约1500万燃油费用。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噪音和油污污染,提升了游客体验。同时,景区每年提取10%经营收入作为生态补偿基金,惠及4.8万沿江群众;提供千余岗位,助他们家门口就业,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此外,景区依托文明实践站,结合“党旗红・漓江美”品牌创建活动,成立漓江保护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为漓江洗脸”“植树护绿”“增殖放流”等系列活动,实施修复工程,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与理论宣讲,构建“流域保护 +全民共治”示范样板,带领沿江村民参与保护,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绿水青山金不换”理念,营造良好氛围,让漓江更清、更绿。

在生态保护上,景区今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重点项目工程,获中央2至3亿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花化、彩化、绿化”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漓江水质与沿江生态。阳朔县漓江景区公司副总经理黄金峰表示,公司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游客打造更美好旅游环境,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

“生态 +旅游 +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漓江之畔的兴坪镇渔村村委大河背村,生态与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为阳朔生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走进大河背村,宽敞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村里的民宿、农家乐生意红火。村里不仅建设了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和公共厕所,还聘请了专业的保洁公司进行日常清洁。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沙田柚、沃柑、黄皮果等特色水果,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健康的农产品。“我们这里的环境好,游客都喜欢来住,他们特别喜欢这里的有机蔬菜,一些来自粤港澳的游客还喜欢买些带回去。”既是民宿业主又是筏工的村民徐恩厚说。

“我们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从事旅游和农业相关的工作。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让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还让村里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存学说。

2024年,全村80余名筏工完成“油改电”培训,电动竹筏数量增至120艘,年节省燃油费用超200万元。莫剑斌师傅是阳朔县漓江景区公司的一名筏工,也是当地的村民。自从漓江景区使用电动竹排筏后,他的工作轻松了很多。“电动竹排筏操作起来更方便,也更安全。而且,现在漓江的环境好了,游客也更多了,我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年有七八万。”

阳朔的山水之美让游客流连忘返,而当地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让他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里的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景色非常美。而且,当地的人们都很热情,服务也很好。我们下次还会再来。”一位深圳游客说。

坚定不移,奋力建设绿色先导区

阳朔的生态建设,是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阳朔县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漓江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推动生态与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奋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

在生态保护方面,阳朔县实施了一系列修复工程,加强了对漓江流域的保护。同时,还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建设了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和公共厕所,让农村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旅游发展方面,阳朔县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了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兴坪古镇等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同时,还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在阳朔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漓江生态保护成果展厅 黎梦秋摄

在农业发展方面,阳朔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种植了一批特色水果和农产品。同时,还加强了对金桔、甘蔗、蜂蜜等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增加。

2024年,阳朔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漓江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地表水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年接待游客2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消费333亿元、同比增长11%。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未来,阳朔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加强监管、技术培训等措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与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而不懈努力,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生态篇章。(供稿人:乔小娟,钟玲丽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委宣传部,阳朔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