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人大代表姚路路:聚焦民生出行推动沭阳高铁建设进程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5 13:07:16
摘要:

在推动地方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征程中,人大代表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籍网民与全国人大代表、渔樵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围绕《加快推进沭阳高铁建设的建议》提案展开深入交流,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社会各界力量,还为沭阳的交通发展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期间,20多名沭阳籍网民在“一凡小哥”周学超的组织下,实地观摩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同参与的还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包括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主任孙建国、扬州权浩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汉权、昆山乐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锋、苏州蔻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以扬、沭阳吉尔建材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雄以及沭阳麗枫酒店(花木城店)总经理孙建波等。大家在观摩中深入了解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感受农业产业的创新活力。

据了解,在2025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宿迁市共有6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宿迁市委书记盛蕾,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泗洪县邮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殷勇,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以及江苏捷锋帽业(泗阳)有限公司现场管理员张兆丽。姚路路代表提交的《加快推进沭阳高铁建设的建议》提案,在沭阳籍网民中引发热烈反响,抖音、网络媒体上跟贴、留言、评论不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在观摩过程中,姚路路代表亲自为大家介绍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情况。该合作社位于三棵树街道佟圩村,占地300余亩,其中水培花卉项目近2万平方米,涵盖200多个品种。水培花卉作为一种创新种植方式,相比传统土培具有诸多优势。水培避免了土壤中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染,大幅降低植物生病率,且植物根系能直接从水中获取稳定而充足的养分。与之相比,土培花卉在水分、养分供应及温度控制上易受多种因素制约。在销售模式上,合作社采用出租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1500万,为当地创造了60余个就业岗位,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

座谈会上,姚路路代表分享了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历程与思考。自2023年1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深感责任重大,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工作。在提交《加快推进沭阳高铁建设的建议》之前,姚路路代表先后8次前往沭阳县交通局、沭阳汽车客运东站等单位开展调研,深入收集社情民意。调研发现,沭阳作为全国花木之乡、全国图书交易中心、全国板材之乡,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四年位居苏北首位,工业经济指标全面领先苏北地区,货物运输需求极为旺盛。同时,沭阳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县,拥有近200万户籍人口,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近40万,外来创业就业人员近25万。然而,当前沭阳群众外出主要依赖长途汽车、绿皮火车、网约车、顺风车等出行方式。周边市县纷纷开通高铁或正在建设高铁,形成了“环沭高铁圈”,这使得沭阳在交通上相对滞后,不仅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便捷性,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沭阳籍网民在座谈会上积极发言,为推进高铁落地建言献策。

事实上,在交通建设领域,沭阳的高铁推进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也在会上建议加大推进淮(沭)新铁路建设力度。淮(沭)新铁路规划自江苏新沂经沭阳至淮安,线路全长约130公里,设计为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达350公里/小时。早在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就已将淮(沭)新铁路纳入国家级规划,原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同年9月,《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也将其确定为“十四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的十条干线之一。

展望未来,全社会都热切期盼沭阳高铁能早日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力争在2026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并于2030年年底建成通车。这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近200万沭阳人民实现家门口的高铁梦,极大提升群众出行的便捷性,促进沭阳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县域经济腾飞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沭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孙建国,李克金,朱寿三,陈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