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年轻干部扎稳根须,迈好成长“第一步”,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大力推行导师帮带制,通过精选导师、精准结对、精心管理,抓思想、传经验、带作风,有效破解年轻干部业务不熟、岗位历练欠缺等问题,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搭台引路、蓄力赋能,着力打造堪当大任的“生力军”。
精准结对,搭建成长“快车道”。全面梳理新录用公务员、事业人员、后备干部的专业特长、岗位需求、发展潜力等要素,结合乡领导班子成员及村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优势经验,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现精准匹配,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和基层事务处理技巧,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起一条高效的“快车道”。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因导师岗位调整、工作变动等原因无法继续开展帮带工作的及时进行调整。
靶向施策,定制成长“营养餐”。围绕“思想引导、业务辅导、实践指导”等方面内容制定帮带计划。一方面,强化日常学习教育,定期推荐专业书籍、分享政策解读心得、帮助年轻干部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带领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参与征地拆迁、矛盾调解、产业推广等工作,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倾听个人诉求,帮助年轻干部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健全机制,筑牢成长“压舱石”。为保障导师帮带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开展,牌坊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完善日常管理机制,“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实施常态化跟踪培养,坚持日纪实、月点评、年评鉴,及时了解年轻干部工作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年轻干部谈学习心得、谈工作感受、谈工作成绩,将帮带学习情况、工作成效、导师评价作为年轻干部季度考核重要参考,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同时,搭建沟通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收集导师和帮带对象在帮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帮带措施,确保帮带工作始终贴合实际需求。
下一步,牌坊乡将持续深化导师帮带制,不断完善工作举措,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为乡镇发展凝聚更强大的人才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供稿人:戴彤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