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军民同心:山西临汾山火扑救纪实

来源: 编辑:宋若冰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20 08:43:04
摘要: 一场来势汹汹的山火如同一场考验,铸就了一段军民携手、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壮丽史诗。

在三晋大地的腹地,临汾这片古老的土地,山峦似巨龙蜿蜒,植被如翠毯铺展,平日里宁静祥和,处处洋溢着岁月静好的气息。然而,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转动,一场来势汹汹的山火,恰似狰狞的恶魔,无情地撕开了这份安宁的表象,不过,它也如同一场考验,铸就了一段军民携手、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壮丽史诗,闪耀在这片热土之上。

教育实践:夯实备战根基

在 “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 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激昂号角声中,山西省临汾军分区党委机关迅速响应,军分区领导人闫天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投身其中。党员们满怀崇敬,踏入那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教育基地。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遗物,无不诉说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这些故事宛如汩汩清泉,源源不断地注入党员们的心田,化作他们勇往直前、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

随后,怀揣着从先辈处汲取的精神力量,党员们毅然奔赴火灾扑救一线,开展意义非凡的主题党日活动。熊熊烈火肆意燃烧,呛人硝烟弥漫四周,环境恶劣至极。但就在这生死考验的火场边缘,党员们整齐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每一个字都仿若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间,饱含着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在这实战的残酷磨砺下,他们深切地领悟到身为军人和党员,肩头所扛的职责使命之重,犹如泰山压顶,却也成为他们砥砺前行的最强支撑。

临汾军分区领导闫天兵深知以身作则的力量,如同旗帜一般,坚定地冲在锤炼指挥能力的最前沿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模拟战场态势,他冷静分析、精准判断,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一次次制定出高效合理的作战策略。党委班子的其他成员也毫不逊色,紧紧追随闫天兵的脚步,紧扣任务需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提升作战本领的艰苦训练中。无论是战术研讨时的激烈争论,还是实战演练中的摸爬滚打,他们都全力以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果断地摒弃了民兵 “三线保障” 这一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并树立起 “一线跟进保障” 与 “担当主力” 的全新理念,为军分区在未来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筑牢了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让每一位官兵都时刻准备着,迎接未知的挑战。

闻令而动:火速奔赴火场

近日,平静被彻底打破,山西省临汾市辖区内毫无征兆地突发山火。刹那间,狂风好似恶魔的帮凶,裹挟着熊熊烈火,以燎原之势在山林间疯狂蔓延。原本郁郁葱葱的大片山林,转瞬便被火海无情吞噬,滚滚浓烟如黑色巨龙,直冲向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空染成末日的颜色,现场形势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临汾军分区的值班电话急促响起,人武部上报的火情信息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战斗的警钟。军分区指挥中心内,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所有人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宛如听到冲锋号角的战士,军分区即刻启动早已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彼时,军分区领导闫天兵正在家中轮休,享受着难得的片刻宁静。但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丝毫迟疑。他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务,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远程指挥这场即将打响的战斗。在电话中,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迅速而果断地下达着任务部署指令,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为这场战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周边人武部在接到指令后,如同训练有素的猎豹,快速响应,紧急集结力量。426 名民兵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眼神中瞬间迸射出坚定与果敢的光芒,那是对使命的担当和对危险的无畏。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四面八方迅速集合。装备装载区内,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315 件套灭火装备在民兵们熟练而高效的操作下,被稳稳地装载上车。40 台装备车辆整齐排列,引擎轰鸣作响,仿佛一群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随时准备奔赴战场。10 架无人机在专业操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轻盈地腾空而起,如同敏捷的雄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朝着就近火场风驰电掣般飞去。它们肩负着侦察火情的重任,争分夺秒,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率先抵达火灾一线,成为早期支援火场的中流砥柱,为后续的灭火行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支持。

闫天兵抵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浓烟弥漫,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吞噬。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立刻带领机关人员马不停蹄地奔赴火场核心区域。在灭火行动中,他们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力量,将无人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无人机在火场上空稳健地盘旋,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紧盯火场的每一处变化。它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传感器,将火场的火势、风向、过火面积等关键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实时、精准地传回指挥部。指挥部内,作战人员根据这些信息,迅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案。

地面上,民兵们紧密协作,配合默契。他们采用消防水带接力灭火等 “空地一体” 战术,有条不紊地开展灭火工作。一条条消防水带在山间蜿蜒伸展,犹如连接希望的银色纽带,又似一条条灵动的水龙。民兵们齐心协力,将生命之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火点。在高温和浓烟的双重考验下,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脸庞被熏得漆黑,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连续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时间悄然来到当晚 20 时许,终于,辖区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肆虐的明火全部被扑灭。然而,民兵队伍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深知火灾隐患随时可能复燃。他们迅速转入火场清理阶段,对火线以及火烧迹地内的烟点余火展开地毯式排查清理。他们两两一组,相互提醒着:“仔细巡查,一处隐患都不能放过,绝不能让山火死灰复燃!” 坚定有力的话语在春日的夜空中回荡,如同给当地惶恐不安的群众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让大家悬着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转战新战场:无畏艰难险阻

就在辖区山火刚刚被扑灭,民兵们还未来得及喘口气、稍作休息之时,驻地又传来某地火线尚未扑灭的紧急消息。火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缓。闫天兵当机立断,果断决定转战驻地火场。从辖区到驻地火场,地图显示路程大约需要 1 个半小时。但在这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珍贵,每一秒都关乎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山林的存亡。

在行进途中,闫天兵坐在指挥车内,双眼紧紧盯着前方,神情专注而严肃。他依据一线火场通过卫星电话反馈的实时信息,迅速而精准地研判形势。同时,他通过车载通讯系统,立即命令辖区五县市人武部紧急动员水车与民兵分队,在火场附近迅速集结待命。他的声音通过电波,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人武部的指挥中心,如同指挥官在战场上发出的冲锋号令,坚定而有力。

当晚 23 时许,经过一路的颠簸,闫天兵一行 4 人终于抵达火场,并与前来接应的地方工作人员会合。地方工作人员焦急地跑上前,神色紧张地汇报:“眼下又发现一处着火点,可救援队伍正在别处灭火,根本赶不过来。而且山沟道路狭窄崎岖,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天色又黑,伸手不见五指,人员徒步前行都异常困难。” 面对如此棘手复杂的状况,闫天兵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没有灭不了的火线!” 话语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众人前行的道路。随后,他毅然带领一行人,手持手电筒,朝着火线纵深区域奋勇前行。

当时距离火线还有一段距离,一行人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艰难摸索。山路崎岖不平,布满了碎石和坑洼,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摔倒。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手电筒那微弱的光线,在黑暗中勉强照亮着前方的道路。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火场方向前行,脚步坚定而执着。经过 20 多分钟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火场一线。而此时,支援力量还需要近 2 个多小时才能赶到,时间已至深夜 11 点 30 分左右。闫天兵深知 “火情就是命令,火线就是路线,火场就是战场,一分一秒都耽误不得”。在对周边地形与火势进行全面、细致的研判后,他身先士卒,拿起铁锹,带领民兵手持铁锹、灭火拖把,严格依照 “见火就打、沿着火线打、追风侧打” 的战术要求,对明火展开清理作业。随着不断深入火线,手电筒的光线愈发微弱,山路也愈发崎岖难行,高温和浓烟不断袭来,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扑灭大火,守护人民。

绝地攻坚:彰显担当精神

一行人在山高林密、沟深坡陡的山路上艰难行进了 1 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山沟底部。沟底植被异常繁茂,杂草树木丛生,地形极为复杂,宛如一个天然的迷宫。火线旁便是深达二三十米的断崖,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万丈深渊,情况十分危急。就在众人准备全力灭火时,突然狂风大作,风声呼啸,仿佛恶魔在咆哮。火势瞬间扩大蔓延,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行人瞬间被三个方向扑来的大火包围,现场浓烟弥漫,刺鼻的气味让人几乎无法呼吸,视线也被浓烟完全遮蔽,伸手不见五指。

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闫天兵毫不犹豫地大声喊道:“战术有千万条,敢打是第一条。” 声音穿透浓烟,响彻四周,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随后,他手持铁锹,不顾个人安危,带头冲向火头。在他的鼓舞与带动下,民兵们心中涌起一股无畏的勇气,那是对使命的坚守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们纷纷奋勇向前,与大火展开殊死搏斗。炙热的火焰烤灼着他们的皮肤,瞬间便出现了一道道红肿的伤痕,但他们浑然不觉;浓烟呛得他们咳嗽不止,喉咙仿佛要被撕裂,但他们依然咬紧牙关,顽强地战斗。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扑灭大火,守护家园。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宛如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与恶魔般的大火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将明火全部扑灭。临汾军分区军士曹子昂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自豪,不禁感慨道:“领导身先士卒就是最好的动员!”

随后,支援队伍传来其余明火也已扑灭的喜讯。当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才发现身处半山腰,四周一片漆黑,早已迷失方向。他们在黑暗中四处摸索,试图找到下山的路,但却一次次陷入困境。幸好一名村干部放心不下,前来查看火情。在村干部熟悉当地地形的引导下,大家历经周折,克服了重重困难,才一步步找到了村里的主路。村干部紧紧握着闫天兵的手,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满含深情地说道:“您们太辛苦了,帮我们消除了隐患,我替全村的父老乡亲谢谢您。” 闫天兵郑重回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在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温暖氛围中,此次灭火任务圆满完成,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归程。但他们知道,这份守护人民的使命,永远不会停歇。

未雨绸缪:实战演练提升本领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战。今年开训以来,山西省临汾军分区未雨绸缪,积极破旧立新。针对 “沟底火”“一线火” 等不同类型的火灾,他们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精心制定战术策略。采用单点突破、两线迂回、接力推进以及多点切入、分段歼灭、全线合围等多种方法,组织民兵开展各类实战演练。

在演练场上,模拟的火场环境逼真得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火灾现场。熊熊燃烧的模拟火源、弥漫的烟雾、高温的热浪,一切都考验着民兵们的勇气和能力。民兵们身着厚重的防火服,在模拟的火海中灵活穿梭,熟练操作灭火装备。他们两两配合,相互掩护,彼此之间协同配合默契,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在高温和压力的双重考验下,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灭火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通过这些高强度、针对性强的训练,有效提升了民兵队伍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真正的火灾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

闫天兵严肃地对各个人武部提出要求:“鉴于当前天气干燥、气温升高,森林防火形势日益严峻,各民兵队伍务必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确保一声令下,能够迅速行动、及时增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山西省临汾军分区全体人员将继续秉持坚定的信念,凭借过硬的本领,守护一方平安,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时刻严阵以待,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续写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让这份伟大的军民情谊,在三晋大地上永远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刘景,秦天,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