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通过基础设施升级、生态治理、产业融合和长效管护等多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以环境优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实现了乡村从“脏乱差”到“高颜值”、从“生态美”到“产业兴”的跨越式发展。
永兴镇将改厕工程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通过“一户一策”推进旱厕改水厕,拆除废弃旱厕并加强后续管护,2024年累计新建、改造厕所数百户,显著提升了农村卫生水平。同时,镇域内道路硬化、污水管网铺设、路灯安装等工程全面推进,建成柏油村道、休闲广场、沿河公园等公共设施,村民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例如,诸王社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复垦土地280余亩,并利用项目资金1400万元实施道路“白改黑”、水域清淤等工程,打造出“触手可及的绿意”与“城区别墅式”的居住环境。
为根治农村环境顽疾,永兴镇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排查48条河流排污口,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分散式三格小型处理设施,并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少污染。
秸秆“五边”清理:通过机械作业与村民参与,实现秸秆离田离河,消除焚烧隐患,同时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全域清洁行动:在春节前组织村民清理生活垃圾、污水及杂物,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
永兴镇将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绿色经济链条:
生态循环农业:诸王社区以奶牛养殖为核心,利用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种植蘑菇,形成“种养结合”模式,年增村集体收入70余万元,并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农旅融合发展:依托草莓、薄荷等特色种植业,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草莓种植基地通过采摘旅游、农家乐等延伸产业链,带动交通、餐饮等配套产业繁荣,吸引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
中药材特色种植:永兴村规模化种植薄荷、蒲公英等,与药企签订订单,建成储存、加工设施,亩均收益超3000元,实现“产业富民”。
永兴镇注重长效管护与村民主体作用:
党建引领:通过村党总支统筹协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形成“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治理模式。例如,签订厕所管护协议,定期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
集体经济反哺:村集体收入(如诸王社区2024年达240万元)用于安装路灯、修建道路、完善医疗教育设施,反哺民生工程,提升村民幸福感。
宣传引导: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普及环保知识,激发村民维护环境的主动性,推动“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如今的永兴镇,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生态和谐:诸王社区获评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永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显著增长。未来,该镇计划深化农旅融合、拓展产业链条,并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可持续的活力。
永兴镇的实践表明,人居环境提升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面子”,更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里子”。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这里正书写着“村美民富”的崭新篇章。(供稿人:尹建成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