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基层减负更需“指尖松绑”

来源: 编辑: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21 17:37:48
摘要:



“微信群逐一刷遍,问题没解决几件”“为追求网络评选排名,要求干部集中投票、点赞、转发”……在数字时代,一些指尖上的事务给基层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衍生出新的形式主义风气,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大体而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存在几类突出表现:一是滥建平台,政务应用程序重复建设、功能交叉,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二是冗余功能,除了必要的政务事项,脱离实际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功能;三是强制使用,强制推广下载、定期登录,将线上留痕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四是不重实效,群众不会用、不好用,反映问题收到“套路式回复”……这些看似新表现,实则是形式主义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长此以往,数字“赋能”就会变成“负能”。


线上“收到”代替实际“做到”,工作实效就难保证。屏幕上的痕迹代替不了实打实的政绩。把有限的工作时间耗费在“指尖”,随时盯着手机看、生怕漏通知,每天忙着签到转发、防止被批评,多头上传表格、纸上凑业绩,就会导致基层工作在线上空转,让“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从小处说,这浪费了行政资源,影响了工作进展,让党员干部疲于应付;从大处说,妨碍了政策方针落实,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不合理的考核方法和指标,是催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简单地将基层干部在微信群上活动的频率和表现作为标尺,过度追求留痕,异化为拿捏基层干部的“考核工具”。有的对工作软件下载量、活跃度等进行考核,盲目下达下载指标、根据指标进行排名,看表象、唯数字、玩虚活,造成“无效内卷”。定任务、打分数、搞排名,本来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却因考核标准不科学、不合理,背离了初衷,导致微信群成了基层干部的“指挥棒”,手机铃声成了基层干部的“紧箍咒”,让基层干部不得不抱着手机、围着满屏的App转。正因如此,不少基层干部对此苦不堪言、深恶痛绝。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贵在精准,重在方法。要从强化建设管理、使用管理、安全管理、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关要求。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强制使用功能,不得随意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通过政务应用程序、工作群组上传不必要的截图或视频,不得随意摊派任务、索要材料……这些“不得”的禁止性举措,无不击中现实痛点。事实证明,坚持集约高效、便民减负,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才能让求真务实的正气蔚然成风。唯有做到重责任、强保障,真减负、减真负,广大基层干部的担子才会更轻、作风才能更实,进而有更多时间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


(供稿人:胡家鑫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指阳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