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核心地带,一座耗资十数亿元打造的江南水乡仿古小镇新西塘"越里"项目,正经历着从"鬼城"到"网红"的惊人蜕变。这个原本作为城市高铁新城配套的商业休闲景区,从疫情开始就已苟延残喘的景区更是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商铺空置率超过70%,客流更是少得可怜,被当地居民戏称为"最美空城"。当地政府为此也是千方百计施招,希望景区能涅槃重生,其结果还是可想而知的。
(浙江嘉善的新西塘"越里"仿古小镇)
这个听起来很有江南味,名为新西塘"越里"的项目,其兴衰历程折射出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在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时代,传统"建筑+商铺"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本案将深度剖析这一项目的转型之路,为全国数千个面临相似困境的文旅商业项目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一、困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1、美好蓝图下的先天不足
新西塘"越里"是以产业新城PPP模式为主的著名开发商华夏幸福投资开发,为浙江嘉善高铁新城配套打造的江南水乡仿古商业休闲景区。它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高铁嘉善南站,辐射江浙沪地区庞大的消费群体。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完美复刻了西塘、乌镇等经典水乡风貌。华夏幸福最初的构想十分美好:依托紧邻上海、江苏带来的巨大人流,打造一个集江南水乡、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体验,融合艺术、亲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商业体。
(新西塘"越里",江南水乡仿古商业休闲景区)
然而,这一看似完美的规划在实际运营中很快暴露出致命缺陷:
区位尴尬:项目距离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导致过夜需求极低,民宿平均入住率长期低迷;
业态同质:江南水乡的仿古小镇在浙江属于业态高度同质。70%的商铺为"本地私房菜+民宿酒店"的标配组合,性价比不高,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文化空心:虽有仿古建筑,但是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活动,被游客评价为"徒有其表"。
2、疫情成为压倒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本就脆弱的商业模式雪上加霜。
民宿大规模倒闭:依赖高铁商务客群、同质化明显的江南水乡仿古小镇的民宿酒店倒闭率高达80%;
餐饮店举步维艰:空铺较多,项目冷清,加上本地私房菜客单价较高,餐饮店就餐的食客了;
商户官司不断:因生意不好,商户闭店和拖欠租金,导致商户和开发商关系紧张,摩擦不断。
由于定位模糊、缺乏独特吸引力、以及人造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导致其招商运营上遭遇了巨大困难,新西塘"越里"一期在经历了2018年开业后的短暂热度后便迅速落寞,二期开发更是遥遥无期。到2023年底,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已陷入绝境:日均客流数百人,还不及服务人员多,年营业额仅数百万元。投资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一切推倒重来,彻底转型。
二、破局——文旅+奥莱的融合创新
1、战略重构:从"高铁配套"到"都市微度假目的地"。
随着华夏幸福管理的逐步退出,为挽救新西塘"越里",嘉善县大云镇政府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初,大云镇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与浙江国贸合作,引入全中奥莱(浙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文旅+奥莱"融合的创新模式,将新西塘"越里"更名为嘉善国贸·奥莱,将全中奥莱的“文旅+奥莱”模式和江南水乡味十足的"越里"风情结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包含全中奥莱创意的一种消费体验。
(新西塘"越里"通过生死蜕变,成功转型为嘉善国贸·奥莱)
"文旅+奥莱"融合:嘉善国贸·奥莱保留了新西塘"越里"原有仿古建筑的水乡韵味和古雅之美,同时植入全中奥莱运营模式,力图打造全国首家文旅特色型和江南水乡古镇街区型的奥特莱斯:
定位重塑:全中奥莱的创意之一,是将项目目标客群锁定高铁1小时交通圈内的中产家庭,提供"半日购物+半日休闲"的休闲模式,为市民提供"不出远门,尽享水乡购物乐趣"的核心价值体验。
空间重构:全中奥莱保留了项目建筑的江南水乡风貌,但内部商业动线重新设计,打造了"双循环"商业脉络,南北街区布局奥莱主力店,中间绿地设置文化体验区。
业态重组:全中奥莱将奥莱名品折扣店占比提升至60%;保留了30%优质本地特色业态(餐饮和特产);公区新增了大量的文化体验项目。
体验升级:在保留项目原有水系景观基础上,增设灯光秀、墙体光幕等现代科技元素;每逢节假日举办"折扣市集",结合水上演出、汉服巡游等活动。
数字化赋能:开发了项目专属小程序,实现线上领券、线下核销的全流程数字化,并实时调整店铺布局和活动策略。
全中奥莱经过上述举措和调整,再凭借全中奥莱有限公司其在香港的国际品牌资源,首期品牌对外招商仅半天时间,80%以上品牌已被抢定,这在传统商业极度内卷的时代,算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商业现象。
(全中奥莱的‘文旅+奥莱’的融合模式吸引顾客和游人)
"我们本来看中的是这个项目的高铁区位和建筑特色,但是全中奥莱的‘文旅+奥莱’的融合模式吸引了我"。POLOWALK品牌浙江区域代理商藤总表示,"在这里开店既能服务本地客群,又能吸引旅游人群,对我们来说是双赢。"
三、启示——文旅商业的未来之路
1、 成功要素解码
新西塘"越里"的转型成功,关键在于"文旅+奥莱"的融合把握住了几个核心要素:
精准定位:明确"都市圈微度假目的地"的定位,不做大而全,专注服务高铁1小时交通圈内的品质客群;
业态平衡:控制奥莱占比不超过60%,保留足够的文化体验空间;国际品牌与本土特色有机结合,避免同质化;
运营创新:将会员系统与本地消费打通,实现精准营销;通过数字化工具持续优化消费体验。
2 、行业启示录:全中奥莱将"文旅+奥莱"融合的这一案例为困境中的文旅商业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存量时代需要新思维:传统"建筑+商铺"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
跨界融合创造新可能:文旅与奥莱看似不相关的业态,通过创新组合可以产生化学反应。
文化是永恒的灵魂:即便引入商业元素,也不能丢掉文化内核,否则将失去差异化竞争力,"文旅+奥莱"融合也是文化内核与商业元素的融合。
(嘉善新西塘"越里"的转型成功关键在于"文旅+奥莱"的融合)
四、结语:涅槃重生的商业启示
新西塘"越里"项目的成功转型,不仅挽救了一个濒临失败的投资项目,更探索出了一条"文旅+奥莱"融合的在存量时代的发展新路。其核心启示在于: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单一业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有通过创新性的业态融合,才能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奥莱"模式的浙江嘉善国贸·奥莱开业典礼)
宁波东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益波博士认为:新西塘"越里"案例预示着中国"文旅+奥莱"融合模式正在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从简单的空间租赁转向深度运营,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生存。
对于那些仍在困境中挣扎的文旅项目而言,新西塘"越里"的故事或许能带来一线曙光和启发。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类似"文旅+奥莱"融合、"生死蜕变"的成功案例涌现,共同推动中国文、旅、商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