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经过一夜暴风雨洗礼,天气放晴。在垦东海域施工的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一号平台正在安装井口、开窗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承载着“胜利铁军奖牌”荣誉,该平台今年以“三优”为目标,优化组织协调、优选技术措施、优先风险管控,已开钻4口、交井5口,累计钻井进尺9417米,刷新胜利海上日进尺纪录,实现了安全高效施工。
优化组织协调“零衔接”
钻井提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细的生产组织,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配合。该平台以“技能复合化、作业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班组从“单一执行”向“全流程掌控”转型,打造“一专多能、主动破题”的铁军队伍。
施工中,建立“钻完井一体化实训体系”,组织钻井班组深度参与完井作业全流程。从推吊卡、送油管等基础工序起步,逐步解锁打卡子、放销子、油管钳操作等高技能环节。班组年轻员工带头向井下作业队拜师学艺,在实操中总结出“油管钳安全操作五步法”,并将经验辐射至全体班组,实现“钻井—完井”岗位技能无缝衔接。
针对钻井生产的每个细小环节,在完井管柱施工中,班组自主提炼“防井下落物三步核查法”和“电缆保护五要点”,主动排查并消除10余起潜在风险,实现从“听令操作”到“主动优化”的转变,新井投产作业周期从10天压缩至5-6天,效率提升近50%。
优选技术措施“提钻速”
平台党支部制定“一井一策”,每上一口新井,首先收集邻井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地质特点完善施工方案,施工中精细各项技术措施执行,确保安全前提下稳步提速。在埕北井组施工中,提出优化建议40余项,实现钻机动用率100%,优选高效钻头和等应力大扭矩螺杆,优化钻井参数和调配适合大井斜定向井钻井液性能,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8%,三大质量合格率100%,收到甲方表扬信。
平台推行“技术攻坚+激励赋能”双轮驱动提效方法,打破岗位壁垒,构建“大水手班”队伍,实现多岗支援,协同创效。他们还推进指标进班组、进岗位,将每项指标与薪酬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通过每班一对标、一周一分析、一月一总结,找出存在短板,提出整改措施。员工提出“井口双线施工法”和“自动化工具预调试流程”等10余项提速提效举措,定向井钻完井周期比设计均提前7.2%,水平井钻完井周期比设计均提前14%。
优先风险管控“强保障”
严控风险复杂是提高单平台单机创效的重要手段。该平台以“实战化演练、精细化管控”为抓手,构建“多平台联动、全流程设防”的安全应急体系,实现从“单点防御”到“系统防控”的跃升,有效降低了风险复杂发生率。
为提升装备保障能力,他们引入MRO物联网系统和SICP设备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柴油机功率与钻井工况匹配度,将米进尺燃油指标严控在70公斤以内。建立“设备预防性检维修计划”,1至4月份排查整改设备隐患43项,设备完好率达99.8%。
他们创新“安全分享五分钟”机制,开展“违章视频回头看”,每日由员工轮流剖析亲历事故或未遂事件,针对典型问题制作警示案例库,利用班前班后会,给员工讲操作、讲技能,培养优秀生产骨干,提高关键岗位员工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对操作技能高、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调动员工主动抓生产、查隐患的积极性。今年累计完成安全隐患整改27处,HSE过程性考核指标连续稳居前列,安全正向激励覆盖率达100%。(供稿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 景超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