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主办,佳木斯市中医医院联合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承办的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暨第三期基层骨干医师鲜药应用培训班在桦川县人民医院顺利举办。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志、桦川县卫健局副局长毛威及近两百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与,聚焦鲜药技术的基层实践与创新,推动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
开班仪式上,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志强调,本次培训班承载着三大使命:一是搭建学术传承平台,派遣资深药学、营养学、临床医学专家授课,系统传授《鲜药临床应用路径》等核心技术;二是构建实践创新体系,设置鲜药辨识、鲜药制剂、鲜药外治三大实训模块,实现“一人一技”的培养目标;三是打造示范推广网络,通过建立基层鲜药应用示范点,形成“理论-实践-推广”的完整闭环。鲜药作为中医药“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让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真正惠及乡村百姓。培训班特邀四位药学、临床以及营养学专家围绕鲜药临床实践展开深度分享。
药剂科主任崔嘉立足传统中医药智慧,以紫苏、车前草等常见本草为例,结合鲜药外敷、内服临床案例,生动诠释“本草即生活”的养生理念。讲座融合现代药理研究,强调辨证施治与药食同源,为基层医师提供实用、可操作的鲜药应用方案,彰显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制剂中心副主任白国栋系统解析牛、羊等动物脏器在古籍中的药用智慧,提出“以古鉴今”的基层疗法创新方案,为乡村特色诊疗注入新活力。
营养科医生陈新聚焦“药食同源”以马齿苋、薤白等为例,详解四季鲜药膳食调配技巧,首次引入“桦川本地药膳图谱”,结合县域物产特点设计个性化养生方案,助力慢病管理“防大于治”。
肺病科主任车启富针对春季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重点解析鲜芦根、鲜鱼腥草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强调鲜药“速效治标、固本培元”的双重价值,为基层诊疗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茶歇环节特别设置鲜药标本自由观察活动,陈列紫花地丁、车前草、紫苏等二十余种鲜活药材,学员通过视觉观察、触感体验及气味辨识,直观感受“道地药材”的鲜活特性。
培训尾声,佳木斯市中医医院总药师张宪宏总结指出,第三期培训落地桦川县,是“区域鲜药推广协作网络”建设的关键一步。未来,医院将加速推进“三轮培训全覆盖”计划,年内完成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培训,通过远程指导系统、示范点建设及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鲜药技术从“学得会”向“用得好”转化,为健康龙江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通讯员:高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