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举行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本次表彰中上海国荣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卫国再获殊荣。
从种桃人到国际化大都市劳动模范是二十年的勤奋耕耘与平凡坚守,考验的是人的意志和毅力。正如蚂蚁计划发起人于杰先生曾经说过,金山的几位现代农业园创办者,以实际行动无偿传授技术,手把手田间教学,带动一方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新时期乡村振兴做出了表率。
从最初的摸索种植到如今打造出沪上知名的“天母水蜜桃”品牌,天母果园创始人王卫国用20年的坚守与创新,将一片桃林变成上海市民的“甜蜜打卡地”。近日,天母果园更荣获上海市总工会表彰,背后的故事,满是匠心与热忱……
王卫国,出生于1977年,扎根农业已超过20年。从2003年开始,王卫国开始专门潜心研究水蜜桃的种植与管理,打造“天母水蜜桃”品牌。2011年,他成立了合作社上海国荣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合作共赢的水蜜桃产业。王卫国说,自己有着这样一个“水蜜桃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能够吃到优质美味健康的水蜜桃;另一方面,以技术为载体,通过指导和服务,帮助更多桃农精准合作创业致富。”如今,他的天母果园内已经有32种优质水蜜桃品种,长达半年的采摘期内,每个月甚至每周都有一种新鲜水蜜桃上市,受到了顾客极大欢迎。
他总是很忙,忙着学习,忙着思考。2008年第一次去日本“拜师学艺”,面对差距,他学习怎样让桃子好吃。
2017年再赴日本时,他因“学不到东西”而失落,没有学到新技术,也没带回新品种。“我种的桃子比日本的好吃!”检测报告上的数值使他有底气说出这句话。同时他也意识到,单纯的“拿来主义”似乎行不通,他需要种自己的桃子。
在园区,王卫国还每天播放着音乐,让员工和桃树达到愉悦心情。“我们必须把桃树当作自己孩子对待,才能种出好的桃子。”他还给桃树“坐月子”,用牛奶和红糖发酵产生的氨基酸喷洒采摘过的桃树,有效帮助果树恢复元气,休养生息,以利来年结果。
2018年,王卫国全面引进温中申博士(留学日本)开发的“EPA四合一土肥技术”和“无毒植物保护技术”,再结合自己的果树栽培经验,在不低于原来产量的前提下,生态进一步得到修复,成功实现果园各品种质量升级换代的目标。
据了解,天母果园致力于生产零农残具有功能性水果,从突出果树生长与“药食同源”理念关联、体现季节变化的角度,在天母园区中心南北大道命名丰泽大道,“丰泽”有丰富的恩泽、福泽之意,用“丰泽”命名大道可能寓意着这条道路所在区域或其辐射范围能受到上天的眷顾,拥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四条辅路命名阐释,让表述更具文学性与感染力:初翠东/西路、盈香东/西路、积瑞东/西路、藏润东/西路无不体现桃园的有滋有味给人美好遐想。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2024年,王卫国获得开展航天育种的新机遇.神舟十九号返回式试验卫星搭载了天母桃、番茄、水果玉米种子。他积极与航天部门合作.密切关注种子在太空的动态。在种子返回地面后.他立即开展培育研究.在实验田中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对比与普通种子的牛长差异。目前.发现部分种子发芽率低.已对士壤酸碱度、肥力状况、光照时长、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成功提高种子发芽率.为后续培育工作奠定基础。航天育种从天母带去又返回,也是把桃种子带到太空全国第一人。
2019年山塘论坛召开,长三角“田园五镇”抱团发展,“蚂蚁桃子学院”揭牌,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反哺农村。作为农创平台,蚂蚁桃子学院为“天母果园”带来了许多人气。王卫国的第一个微信号加满5000人之后,他又新建了一个,好友许多都是前来主动“学农”的人。“流水的学员,铁打的王卫国”,学员一批接着一批,讲解员一直都是王卫国本人。种桃匠人种菜匠人的乡村振兴梦在沪郊大地茁壮生长,成为都市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供稿人:上海国荣果业专业合作社 孙建国,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