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的山西省石楼县,通过精心培育“福海厨工”省级劳务品牌,探索出一条从大山走向城市的特色就业之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领航,夯实品牌发展根基
多年前,山西石楼的贺长福、郭石清等先行者走出大山,奔赴青岛,从简陋的路边小吃摊起步,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融合山西饮食特色与当地口味,在青岛餐饮市场站稳脚跟,生意越做越红火。致富后的他们不忘家乡,带领乡亲共同外出务工,逐渐形成“福海厨工”劳务品牌的雏形。
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县,石楼县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艰巨。当地政府敏锐捕捉到外出务工人员中厨工占比较高的特点,经深入调研,决定将厨工打造成地域特色劳务品牌。为此,石楼县委县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在品牌建设推进中,石楼县坚持高位推动,将做大“福海厨工”劳务品牌列为县委“4 + 2”工程重要内容,建立“主要领导主推+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协同主办”的三级责任体系,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职责。县里出台《“福海厨工”培训就业六年行动计划》,构建起政策支撑、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体系,为品牌发展绘制清晰蓝图。
在市场开拓方面,石楼县采用“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运作”模式,以青岛市场为突破口,逐步拓展至京、津、冀和陕西、内蒙古等地,形成立足华北、覆盖全国的就业市场格局。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擦亮“福海厨工”特色劳务品牌的行动方案》等文件,在技能培训上采取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方式,精准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
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在劳务品牌发展中至关重要。石楼县通过完善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推动“福海厨工”从萌芽走向成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技能赋能,擦亮“厨工”金字招牌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劳动者就业质量与收入。随着城市餐饮行业对厨师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石楼县外出务工厨工学历偏低、缺乏专业证书等问题,制约着其职业发展。
石楼县对症下药,通过专业化培育、品牌化打造和体系化考核,全力提升厨工技能。在专业化培育上,通过公开招标选定3所民办学校为培训基地,开设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北京烤鸭师等多样专业,采用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教学模式,且培训费用全由政府承担,极大激发群众参训热情。曹家垣村的曹丽丽就是受益者之一,她通过免费中式面点师培训,在青岛从事面点工作,带领全家过上好日子。
在品牌化打造方面,石楼县探索建立标准体系,推行“三证”上岗制度。组织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标准提供针对性课程并颁发技能等级证书。韩家山村的韩海峰获得“中式烹调师”证书后,薪资提升并晋升为厨师。
为保障培训质量,石楼县建立严格考核机制,对培训机构实行业绩考核,依据就业率核定培训资金,促使培训机构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石楼县还积极探索厨工与“吕梁山护工”协同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开拓更多就业选择。同时,在外的石楼人积极反馈市场需求,助力家乡输送劳务人员,共同推动“福海厨工”品牌建设。
就业护航,搭建追梦广阔舞台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渴望找到稳定且收入可观的工作,但常因信息不对称、就业渠道有限面临求职困境。石楼县通过织网络、搭平台、强激励等举措,助力“福海厨工”顺利就业。
在织密就业网络方面,石楼县相关部门主动与行业协会、用工单位合作,与青岛市人社局签订就业战略框架协议,与青岛烹饪协会建立协作关系,与北京、山东36家餐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定点培训学校也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为实现精准对接,石楼县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在北京、青岛等地召开劳务品牌推介会,开展80余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创新推出“岗位介绍+直播选岗”的“福海厨工·直播带岗”活动,建立线上对接市场平台。石楼县辛关镇的刘保生就通过直播带岗活动,成功入职青岛一所中学食堂,生活发生巨大转变。
在激励就业创业上,石楼县出台系列政策。2025年1月,在青岛举办的推介会暨先进典型表扬大会上,对就业、创业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发放奖励金27万元。近三年,累计发放稳岗补助4万余人次、4800余万元,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4.5万余人次、3600余万元,激发群众外出就业创业热情。昔日放羊娃闫交平在青岛创业成功,成为多家餐饮店负责人,带动更多家乡人致富。
如今,“福海厨工”已成为石楼县劳务输出的亮丽名片,在省内外餐饮行业赢得良好口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众多知名餐饮企业与石楼县合作,山西晋香贺家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多人晋升管理岗位,实现高薪就业。
未来,石楼县将继续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走“服务标准化、技艺精湛化、发展规模化”之路,持续擦亮“福海厨工”品牌,携手“吕梁山护工”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为脱贫群众开启幸福生活之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刘景,王心怡,何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