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坚持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新生力量的“源头活水”,以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育、管理环节作为关键抓手,优化队伍年龄结构,破解“青黄不接”困境,针对性补足专业短板,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基层事业平稳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
广纳贤才,打造人才储备“蓄水池”。肥东县牌坊乡多举并措,创新人才储备方式。以政治素质、工作履历、学历、能力为硬性指标,全面摸排优秀年轻党员、返乡人员等群体,实行后备力量台账动态管理,通过“三荐”方式,把政治标准放首位,将觉悟高、能力强、肯奉献的优秀人才纳入后备人才库储备。规范选拔流程,秉持“公开招考、平等竞争”原则,通过官网、政务新媒体平台公示招录全环节,并设专人电话答疑,严格执行笔试、面试等环节,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程序合规、人选合格。建立资格连审制度,联合纪检、公安等部门,对人选政治素质、遵纪守法等情况严格审查,杜绝政治不过硬、有不良记录者进入队伍,从源头保障后备干部队伍质量。自2024年起,共吸引150余名青年报名,累计为基层充实10名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村级后备力量。
精耕细作,培育成长成才“沃土良田”。多维发力,为后备干部成长厚植土壤。以“三会一课”为思想灯塔,定期组织后备干部参与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0余场,覆盖后备干部200余人次,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搭建“传帮带”成长阶梯,建立结对机制。老干部化身“引路人”,联系社区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等经验丰富人员作为帮带导师,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剖析,引导后备干部熟悉村情村务,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铺设实践锻炼“练兵场”,鼓励后备干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2024年,各社区后备干部协助化解信访矛盾20余起,在实战中锤炼出过硬本领,成长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严管厚爱,构建管理体系“四梁八柱”。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全方位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搭建后备干部档案信息库,整合个人基本信息、培训记录、工作实绩等6类资料,形成可视化成长轨迹,加强跟踪管理、精准培养,动态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动态与能力提升情况,已为每一名后备干部建立专属档案。推行考评管理制度,年终由组织部门、村“两委”通过实地走访、群众座谈等方式了解工作表现,开展述职评议,对政治立场不坚定、能力欠佳的后备干部进行及时调整,对考核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干部,优先推荐入党、优先调整进村“两委”班子。强化激励关怀,对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推荐参与培训。建立谈心谈话机制,乡领导班子定期与后备干部交流,解决工作生活难题,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让后备干部安心扎根基层、发光发热。近年来,先后吸收7名后备干部入党,8名后备干部充实进村“两委”班子。(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人民政府汪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