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生态美、产业兴!湖南新邵县清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6-23 16:09:09
摘要:


青山叠翠,碧水环村。近日,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凭借“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的生动实践,光荣上榜“全国文明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航拍下的清水村,山清水秀。(孙咏梅摄)

路通村美筑根基,桑榆晚景乐融融

走进清水村,青石板路纤尘不染,垃圾分类亭整洁有序,庭院篱笆外月季怒放,百寿广场上老人孩童笑语盈盈——这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画卷,与几年前的景象判若云泥。

曾几何时,清水村21个村民小组仅靠3米宽的泥泞土路维系,会车需倒行百米是常态。如今,85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0公里村道拓宽提质,186盏太阳能路灯点亮山乡长夜;沿溪4300米生态游步道蜿蜒如带,14座桥梁焕然一新,130万元修建的水渠终结了“泥水相伴”的历史。2023年启动的美丽乡村提升工程中,50栋沿街民居换上“湘南民居”新装,青砖勾缝的墙面、雕花飞檐的屋脊,既保留地域风骨,又赋予村庄崭新容颜。

村中心的多功能综合体更成为村民的“幸福港湾”:游客接待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藏有5000余册图书)、百寿广场等设施日均服务群众80余人次;老街2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内,棋牌、书画、康复分区而设,75岁的退休教师周老在此挥毫泼墨,老人们笑谈家常,“以前蹲墙根晒太阳,如今空调、饮水机俱全,天天来报到!

游客在黄桃基地体验采摘乐趣。(孙咏梅摄)

山水生金添动能,产业兴旺引凤归

清水村森林覆盖率超90%,是天然“氧吧”;一口流淌清冽泉水的古井,更因“长寿清水,不老神泉”的美誉成为游客打卡地。依托生态优势与“长寿文化”,村里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的致富路。

“这瓶‘长寿山泉’,是我们的‘金招牌!’”水厂负责人刘建军介绍,曾经村民喝了几十年的山泉,如今注册品牌、建水厂,年产值达300万元;300亩闲置荒地改造成黄桃种植基地,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村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基地务工,年均增收8000元。

产业红火更吸引“归雁”回巢。曾在广州务工十年的陈明,2022年将老房改造成“长寿民宿”,“周末客房经常爆满,年收入比在外务工翻了一番!”如今,村里已有农家乐20家、民宿15家,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直接带动1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不足10万元跃升至80万元,“空心村”蜕变为“活力村”。

村里新建的民宿。(孙咏梅摄)

评星树新风,志愿服务暖人心

“评上五星文明户那天,儿子专门从县城赶回挂牌!”村民王大姐轻抚门楣上的红底金字牌匾,难掩自豪。清水村创新推行“星级文明户”月度评选,从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六个维度量化打分,上榜家庭不仅获荣誉,更可优先参与村集体项目务工。目前,95%的家庭积极参与,“追星争优”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更是村里的“暖心底色”:医疗志愿服务队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青年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洗衣做饭;学生组成“环保小卫士”宣传垃圾分类……80岁的李奶奶感动地说:“上个月生病,年轻人天天送饭照顾,比亲儿女还贴心!”

广场舞队、腰鼓队舞动夜色,农家书屋书香弥漫,“村晚”“丰收节”凝聚乡情……“打牌赌博少了,跳舞看书多了,村子更有精气神!”村干部郑林英感慨。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乡村振兴永不止步。”站在村口建设中的游客服务中心前,清水村党总支副书记谢新德展望未来:将打造“长寿文化体验线”“生态农业观光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让文明之花更盛、果实更丰。

(供稿人:湖南省新邵县委宣传部肖斌辉、孙咏梅、肖晔、张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