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居民分类意识与行动自觉,6月24日上午,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习溪桥街道书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在锦绣天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践于行,共筑绿色新风尚”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培训+入户”双轮驱动模式,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专业化动能,推动绿色治理模式升级。
专业培训筑牢分类服务根基
活动以“精准赋能志愿者”为起点,社区工作人员围绕垃圾分类“四分法”细则、示范小区管理规范及入户沟通技巧开展专题培训。讲解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解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结合示范小区设施使用规范与常见投放误区,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构建起系统化的分类知识体系,确保志愿者能以专业视角传递分类要点,为后续入户宣传筑牢理论根基。
入户实践激活全民参与动能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随即展开“敲门行动”,深入小区五百余户家庭开展“沉浸式”宣传。走进居民家中,志愿者结合厨房、客厅等日常垃圾产生场景,现场演示纸箱折叠、果蔬残渣分拣等实操技巧。同时,他们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针对“湿纸巾是否属于厨余垃圾”“旧电池如何处理”等高频问题进行一对一耐心解答。志愿者们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化沟通,引导居民关注小区分类设施使用规范,通过“看、听、做”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让原本书面化的分类标准逐步转化为家庭日常生活实践。
长效治理构建绿色共建格局
此次活动以“入户式”实践为纽带,实现了垃圾分类宣传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活动不仅覆盖了小区全体家庭住户,更通过“志愿者带家庭、家庭带社区”的辐射效应,推动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态势,为构建绿色共建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习溪桥街道将以锦绣天成示范小区为样板,拓展“定点投放 +督导员督导”管理模式,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为绘就吉州区“绿色共建”的社区治理新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供稿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习溪桥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