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经开区北区规划四路污水临时提升工程竣工验收,新建的污水应急泵站正式投入运行。随着汩汩污水通过470米新铺设的管道涌向产业路方向,一度逼近溢流警戒线的规划四路污水管网压力值稳步回落。
规划四路终点位置是广德经开区北区的污水管网低点,岳飞大道以西、工业大道以北的企业污水多数流向此处,从而导致其污水管网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但由于征地等因素制约,道路终点直通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尚未建成,导致污水无法自然流通,几乎要从井口溢出。
一边是源源不断汇入的污水,一边是“断头”状态的管网,污水管网变成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蓄水池”。污水长期滞留不仅带来环境隐患,更直接影响园区企业正常投产运营,尤其在雨季,这种情况可能演变为环境灾害。“规划四路到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污水管道设计图纸已完成,但后续招标建设仍需时间,眼前的污水溢流风险必须立即解决。”广德经开区北区相关负责人陈朋介绍。面对迫在眉睫的溢流风险,邱村镇党委、政府迅速决策:在永久性管网建成前,建设一座临时污水泵站作为应急解决方案。通过提升泵将污水加压输送至470米外的产业路污水井,随后流入污水主管网,最终抵达污水处理厂。“临时方案最大程度利用了现有的管网资源”工程负责人章泽超介绍,“新建管道约470米,从进场施工到建成投运,仅用了37天时间,也是尽快缓解了管道里面的污水压力”。
这个“小而简”的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便捷、运行效率高等特点,日处理水量可达2400方。污水及时抽送既消除了企业投产的排水后顾之忧,维护了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又有效避免了因污水溢流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随着新泵站的稳定运行,广德经开区北区的污水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后续永久管网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可以更从容地推进征地和后续招标工作,确保永久性工程的质量。这座临时泵站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园区水环境的底线,直至完成它的过渡使命。(供稿人: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邱村镇人民政府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