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与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县域教育如何找准改革突破口?近日,肥城市给出创新答卷——以小学英语“人机对话”测评“小切口”,组织44所小学2.5万名三至五年级学生开展英语听说能力系统性测评,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评价改革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从8所城乡试点校到全域覆盖,我们用半年时间努力破解三大难题。”肥城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介绍。面对农村学校网络卡顿、教师操作不熟、学生基础薄弱等挑战,肥城市打出数字化攻坚“组合拳”:设立专项基金完成部分农村学校网络带宽扩容;依托“市—镇—校”三级教研机制,通过“教研员驻校指导+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实现217名英语教师数字技能全覆盖;研发“基础语音筑基—情境交际应用—综合表达拓展”三级题库,并配套编制《口语能力提升训练手册》。成效显著,农村学校测评系统适配成功率从65%跃升至98%,为测评全域推开奠定基础。
此次测评,肥城市首次实现县域范围内英语听说能力的规模化智能测评。测评系统搭载智能语音AI技术,能实时生成包含语音诊断、能力分析、学习建议的三维度个性化报告。“系统指出的‘连读’弱项,让我找到了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方向。”肥城市实验小学学生孙硕希展示的测评报告上,单词重音错位、连读弱读等发音特征被精准标记。这种从“经验评价”到“智能诊断”的转变,成为肥城推动评价改革的核心突破点。
大数据应用更催生教学范式变革。《肥城市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发展报告》显示:农村学生“音素拼读”正确率提升21个百分点,城乡学生“情境应答”平均分差从12.5分收窄至 5.2分。以肥城市桃花源小学为例,该校通过数据定位发现学生英语“综合表达”测试成绩普遍较弱,组织开发专题微课靶向教学,一个学期将测试结果提升了15个百分点。“智能测评—精准教学—动态反馈”的闭环机制,实现了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教学的转型。
泰安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评价,肥城实践的价值在于找到了技术与教育场景的融合切入点,以数据驱动实现评价改革从经验主导到数据支撑的深层转型,为县域农村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随着改革深入,肥城正将英语学科的单点突破拓展至全科评价场景,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