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筑牢企业安全防线,南昌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南昌经开区应急管理部门的帮助下,搜集了食品行业内近20年来的典型工伤案例汇编成《事故案例培训宣导手册》,并下发至各部门班组,通过每日晨会开展案例宣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推动安全教育入脑入心,这一创新举措获得员工广泛好评。
案例为镜:用“血的教训”敲响安全警钟
《事故案例培训宣导手册》以部门为大类,根据不同岗位收录了机械操作、高空作业、电气安全等六大类共180余起真实事故案例,每起案例均配有事故经过、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过去讲安全规范,员工总觉得抽象。现在用这些发生在同事身上的案例,大家一下就听进去了。”厂务动力辅机组长淦述强表示。手册中一案例:2015年6月19日白班13:12。某饮料厂调配车间奶茶CIP系统故障,设备处张某、徐某接到现场反馈后,立即到达现场处理,经分析为奶茶CIP系统温度传感器故障,在进行冷水循环降温、停机、并用手测试拆卸部位附近管路温度已降至常温后,拆卸疑似故障温度传感器,在拆除温度传感器后进行维修时,管路中突然窜出热水将正在进行维修作业、躲闪不及的徐某烫伤。13:23设备处主管到达现场,立即将伤者送往哈市第五医院。这一起因未佩戴防护用品被高温液体喷出导致烫伤事故,让新员工严鲁祥深受触动:“以后拆卸管道时,再麻烦也得戴好防护用品!”
晨会宣导:让安全成为“每日必修课”
南昌顶津工厂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管理,要求各部门利用每天的晨会花5分钟时间宣导安全事项,结合手册内容开展“案例+岗位”针对性学习。工厂主要负责人金朝刚厂长介绍:“我们按‘四不放过’原则设计宣讲模板——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这种“短平快”的宣教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培训占用工时的矛盾。
长效机制: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除案例宣导外,工厂同步推出“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月度部门安全考核评比等活动。据统计,手册推行三个月以来,车间违章操作率下降38%,员工劳保用品佩戴率达100%。集团环安经理王贵宾强调:“安全是1,其他是0。我们将持续创新教育形式,让安全文化真正扎根一线。”(供稿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