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四合乡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作用,积极搭建宣传教育平台,深入挖掘电教远教潜能,在宣教广度、建设力度、管理强度“三个维度”上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工作目标,持续激发电教远教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推动党员电教远教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拓宽宣传教育“广度”,扩大党员电教远教“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电教远教工作在服务基层党建、服务党员群众、服务基层治理中的“助推器”作用,依托全市电教远教基层站点,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党员宣传教育工作,实行线上+线下双平台教育宣传模式。线上,以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党支部微信群等为载体,组织开展“云上”党员远程教育,通过专题授课、交流探讨、线上访谈等形式,分层次多角度深入学习传播党的理论知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充分发挥镇级先锋网、万村网页宣传教育作用,创新开设“桐汭先锋”“学习课堂”等栏目,让电教远教阵地成为党员学习的“充电桩”。线下,在人口集聚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安装远教大屏,将远程教育由“家庭影院式”变为“露天广场式”,由“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提升党员与群众的参与度;将电教远教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四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走进村庄、社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阵地建设“力度”,强健党员电教远教“生命力”。进一步强化党员电教远教站点建设,抓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大讲堂为基础升级基层电教远教站点,不断拓展电教远教站点覆盖范围,将电教远教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延伸至每个对象、每个触角,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实现教育远程终端站点全覆盖建设,择优选点建设学用示范基地。结合党员教育阵地,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建设学用示范基地,打造牛山反顽战役纪念馆、“时空长广鎏金矿城”展览馆、英烈山纪念馆等一批现场党员党性实践教育阵地,积极组织党员现场看、现场听、现场学。制定站点管理、设备管理、收看学习、信息反馈、档案管理等制度,探索实行“站点+基地”教学模式,紧紧依托辖区内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建设新杭镇彭村新天地、誓节镇海棠小镇等多个学用示范基地,组建“帮教队伍”,通过线上线下、分片互学、实地参观等形式,探索开展“远教直播大讲堂”“远教直播助农”活动,持续释放远程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推动效应。
提高日常管理“强度”,提升党员电教远教“恒动力”。建立电教远教平台管理、远教节目收看学习、远教设备管理与使用等制度,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与重要考核指标,保障远程教育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党员群众、服务于基层组织建设。同时选配政治素质较好,能够认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好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人员担任远教站点管理员,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每年开展电教远教工作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采取以会代训、跟踪培训等方式,结合万名党员集中轮训、组工课堂等,分层次举办综合性或专题业务培训班,覆盖县乡村三级站点管理员和平台信息员,通过明确平台建设与信息录入标准,全方位提升人员能力素质。以远程教育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学用为核心,抓好远教站点维护和使用,严格落实信息管理员AB岗制度和信息三审制度,结合“周提醒、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工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工作落实。(供稿人: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四合乡人民政府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