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洞口伏龙洲公园内“雪峰叠翠映资水,平溪潋滟润桔城”,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生态画卷,正是洞口县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洞口县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监督重点,通过“上下联动、多元联动、代表联动”三大机制,扎实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用法治利剑筑牢生态屏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美丽的洞口生态新画卷)
上下联动:高擎法律巡视“利剑”,压实护绿责任链
自“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启动以来,洞口县人大常委会闻令而动,构建起“高位统筹+基层落实”的责任体系。一方面,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组建由常委会委员、专委会成员、市县人大代表及生态环境、水利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执法检查队伍,将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六零”工作“零污染”要求及“春风行动”“利剑行动”等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纳入核心监督内容,为活动走深走实提供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发挥承上启下枢纽作用,通过联点督导推动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人大同步启动执法检查,并推动县政府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将污染防治纳入绩效考核,把责任压力传导至“神经末梢”。
多元联动:打出监督“组合拳”,织密护绿协同网
为提升监督实效,洞口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多元联动”监督模式:综合运用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等手段,同时推动人大监督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深度融合,建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针对跨领域环境顽疾成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合力。
在具体实践中,监督“组合拳”直击污染防治关键领域:蓝天保卫战中,专题审议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实施情况,推动部门落实“源头防控+科技监管”模式,2024年实现工地“围挡、覆盖、湿法作业”100%达标及渣土运输全密闭化;连续三年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织巡河活动强化三级河长责任,2024年多部门联动清理河道垃圾161.5吨;依据土壤污染防治“一法一办法”开展专项监督,督导规范农药化肥使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01%,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据了解,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3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98%(2025年上半年全省排名第七),水环境质量“两个100%”达标,土壤安全利用率达96%以上,超美水库等3条河湖获评“湖南省最美河湖”,公众生态满意度居全市首位。
代表联动:1600名四级代表“大兵团作战”,激活护绿新动能
在“法治护绿”行动中,全县16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依托78个代表联络站,成为守护生态的“主力军”。他们将法治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罗溪瑶族乡县人大代表李全通过“湖南智慧人大”“随手拍”功能,当日推动垃圾堆积点整改;高沙镇镇人大代表向建龙推广“稻油”轮作技术,减少焚烧污染、促进土地循环;雪峰街道县人大代表曾青桂带领群众荒山种油茶,将“生态伤疤”变“绿色银行”……代表们用实际行动印证:“人大代表行权于法、履职为民,就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大的底气。”
从“法治护绿”到“生态惠民”,洞口县正以“环境治理—产业增值—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人大监督与代表联动的持续发力下,这幅生态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供稿人:湖南省洞口县委宣传部胡小革、肖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