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曾老师的心被点燃了:一定要做好苗乡‘一条红领巾的事业’!”这句朴素的誓言,化作火炬,激励着一群热爱少先队工作的城步年轻老师默默奉献,照亮了城步苗乡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
2022年9月的一天,邵阳市“苗乡红辅之家”曾钰瑶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钰瑶老师在深入偏远乡村学校调研时,被现实深深触动:少先队员红领巾佩戴不规范、辅导员专业成长平台匮乏、系统性少先队活动稀缺。苗乡孩子对爱国教育与正确价值观塑造的渴求,促使“苗乡红辅之家”工作室应运而生。
根植沃土,融合创新
工作室探索出独具苗乡特色的少先队教育新路径:将苗绣技艺融入队徽制作,在悠扬苗歌旋律中创编队课,让芦笙奏响“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整理筛选20个发生在城步苗乡、广为流传的红事故事,“苗小团”送教下乡活动覆盖36所农村学校,12堂精品微队课将红色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队员们探秘苗医苗药、见证旅发大会带来的家乡蝶变、拜访非遗传承人学习“木叶吹歌”、重走红军路聆听军民鱼水深情的动人故事……民族特色与红色教育在创新实践中深度融合。
坚守奉献,教育家精神闪耀苗乡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浸透着汗水与心血的日日夜夜,是教育家精神在苗乡大地上最朴质也最璀璨的绽放。
忘不了那十二堂送教课,历经多少次灯火通明的研讨、字斟句酌的推敲,甚至推翻重来的淬炼;忘不了曾钰瑶老师,孩子高烧不退时眼中噙满泪水,却毅然转身踏上崎岖调研路的背影;忘不了刘秀华老师,身怀六甲,面对“还去比赛吗?”的询问,那一声斩钉截铁的“去”,赛场就是她的阵地;忘不了欧阳成璨老师,重重跌倒在泥泞田埂,手中却死死攥紧那份未完成的红色基地走访草图——仿佛那是重于生命的使命。
这一幕幕,正是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崇高精神的生动注脚与血脉传承。这颗心,滚烫如火,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深沉似海,是对苗乡孩子未来的殷殷期盼;跳动着甘为人梯、倾尽所有的无私大爱,在平凡坚守中铸就不凡师魂。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4年5月,工作室获评邵阳市青年文明号;2025年4月,省级重点课题圆满结题;《一条红领巾引发的专项督导》获评湖南省优秀督导案例;《四项赋能,构建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在湖南省共青团改革创新大赛中喜获三等奖。如今,“红队伍”活跃于城步28个红色教育基地,“红课程”深入每一所苗乡校园,200余名辅导员如星火燎原,照亮了该县两万余名少先队员的成长征途。
“我终于戴上红领巾了,这是我的骄傲!”城步希望小学新队员袁丽琪自豪地说。城步丹口中心学校辅导员唐肖潇感慨:“当队员们讲述红军故事,眼中闪烁信仰之光时,一切付出都值得。”
这份浸润着教育家精神的“红领巾”事业,正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实基石。邵阳市曾钰瑶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以扎根苗乡大地的赤诚、甘为人梯的奉献、春风化雨的仁爱,将红色基因深植童心沃土,让民族精神点亮成长航标。他们用双手奋力托举,让每一株承载着民族复兴希望的苗乡栋梁,在新时代的阳光干雨露下茁壮成长。(供稿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吕伟铭、皮益梁、赵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