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用脚步丈量土地 用青春显担当促振兴

来源: 编辑:杨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08 17:14:36
摘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坚持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增长本领。只有到农村基层一线去学习、实践,才会感受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作用,才能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近日,安徽大学、合肥经济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16人,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开展“情暖村民润心田,用青春显担当促振兴”系列活动,兴致勃勃参观调研国光社区黄张村、安徽雾耘农业科技示范园、桥头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美精品示范村和“双山阻击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们用青年学子的视角和发展眼光,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热情服务百姓,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黄张村有“文艺范”。大学生走进黄张文艺村,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和美乡村的村容村貌引起学生们的阵阵赞叹。黄张村的蝶变始自2020年,从提升人居环境入手,实现村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整个村子的建筑围绕一池水塘而成,外侧环有三环,分别为环塘景观环,村庄建筑景观环和外部自然景观环。人景交融,极具观赏价值。黄张村不仅建得美,内涵也美得很。如今,黄张村不仅引进美术,设计,写作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人才入驻,也又无界茶舍、乡村书画院、美术工作宝、我家小院和、笛箫演艺室、徽佬大民宿等文旅业态进驻创业,从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真是一股令人神往的文艺气息啊!此外,大学生还参观了“双山阻击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葛碉堡、双山白骨塔,展示了中国军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英勇气概,使大学生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深受教育。

智慧农业扩产能。大学生走进安徽现代雾耘农业科技示范园,调研时了解到在这里,温控房里一排排泡沫床上生长的生菜、多彩小番茄,在培养槽中,均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管控。所使用气雾栽培技术,是将蔬菜的根部架起悬空,把水分及所需的营养元素气雾化之后,再均匀喷洒上去,全程不需要土壤参与。该示范园采取立体标准化种植,极大节约了土地和水肥用料,每亩年产量约为传统种植的10倍。运用雾耕技术后,年产优质果蔬达400吨,年产值突破800万元,较好解决就业岗位100余人,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

情暖村民守安全。活动中,大学生走访慰问国光社区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将大米、食用油送到他们手中,并叮嘱他们在这炎炎烈日的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安享幸福生活。同时大学生刘祺、徐雨微两人还为社区青少年、留守儿童宣传“防溺水、反电诈”的一系列安全知识,尤其是对“防溺水”知识,大学生用形象生动语言,侧重从安全意识、防范要点、紧急处置、自救措施等方面内容,向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细致讲解防溺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必须要做好监护责任,远离塘坝,珍爱生命。

在宣讲“反电诈”知识时,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讲解常见防骗技巧、预防网络沉迷和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如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并结合真实案例,以案说法,提醒青少年“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指导大家关注及时关注反诈信息,并现场进行情景表演,以案促学。

筑梦乡村献青春。历时三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收获满满。合肥经济学院大学生赵玉涵说:“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心情激动。我会珍惜这次难得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心灵倾听居民的每一个声音,用行动践行青春的每一份诺言。同时又加深对`三农'情怀,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当代好青年,大学毕业后,我志愿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光。”

安徽大学和合肥经济学院的两家的学子们,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他们将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播撒青春的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图景里留下青春印记。

“安徽大学、合肥经济学院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我们桥头集镇开展“走访村民、问计于民、调研智慧农业、体验农耕文化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系列活动,既是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一环,又能使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长学识才干,提高综合能力,更让大学生得到锻炼,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桥头集镇团委书记徐然说道。(供稿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人民政府汪兴 )